油纸伞

六年级 叙事 767字
2021-09-19 08:08:58

曾在苏州小住两日,春时微雨,姑苏的味道兀自蔓延,沾染了几分湿气。青石板巷总有几人在卖油纸伞,晨时迎着熹光走来,傍晚踏着晚霞走进小巷深处,长久的吆喝声是我那时生活唯一的音乐。

终是按捺不住,想要走出民宿看看,整齐的油纸伞像一串微绽的紫藤,不过多了些颜色。伞面上描绘的多是花伞,鸟雀一类,说不上灵动,但是有一些若隐若现的古韵,是融在苏州血液里的一部分。我喜欢细长而笔直的伞骨,那让我想起苏州文人的模样一一一宁可催折也绝不低声下气。撑着油纸伞走在巷子,回首便是一幅惊世之作。

这也是我青睐油纸伞的原因,也因而越发想要了解它,容纳它,走向它的深处。制作油纸伞的师傅上了年纪,戴着眼镜,留着一撮胡子,像一个民国书生。他缓缓地诉说道:“你别看这伞的构造简单,其实它的做工非常复杂,光是用纸,我们都得做上二十几年呐!”这倒让我大吃一惊,“不知道吧,伞的精髓在于骨和伞的紧密贴合,只有经历这么多次加工才能真正做到防水,你看这颜料……”他悠悠地说着,我听呆了,在这伞的背后竟然交织着这样动人的故事。

听他聊到自己与伞的渊源,我的心沉重了。“我们家世代是做伞的,到了我父母那一代时,油纸伞就不好卖了。我的几个兄长都没做下去,只因我是家中最小,父母疼爱,才允许我接这个班,油纸伞好多人都不卖了……”社会变革如此之快,那一把把油纸伞都随之埋葬在历史的红尘里。难以想象那么多年,没有一个愿意继承他的手艺,人们都不看好,他要多么坚毅、多么有恒心才能继承下来,他思虑再三,还是决定为之付出一生……这一把油纸伞的深处,是一颗存在热爱,苦涩而又赤诚的真心。

临行前,再看那一排紫藤般的油纸伞,多了几分复杂的思绪。油纸伞背后的故事扣人心弦。传统工艺的传承与现代生活真的矛盾吗?我不这样认为,有了热爱,一切屏障都可以冲破。因为热爱,我们才能于如今一品油纸伞的古韵,寻找尘封在古老的歌中的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