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腊月15左右,大人们也断断续续囤起过年吃的肉和菜,还有一些干果和糖。孩子们把大人的忙忙碌碌收在眼里,知道要过年了,也开始格外兴奋。年味儿也越来越浓厚。
俗话说的好,“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一天全家上下齐打扫,孩子们也争先恐后的瞎忙活。只要是眺望窗外,总能看见几户人家在擦窗户。
一眨眼便到了除夕,这天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穿上新衣,比平常穿的喜庆多了。我则总是被爸爸叫去贴春联。这时姑姑一家和叔叔一家陆陆续续来了,大家互相拜年。掌控后厨的老爸也开始准备起了午饭。12道菜样样色香味俱全。让人赞不绝口。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除夕晚上包饺子,吃饺子才是重头戏。
晚上八点,春节晚会开始啦!孩子们到消停了不少,坐在沙发上美滋滋的看电视。大人们则准备好包饺子,只见妈妈往装满肉的大盆里加入调料,不停地用筷子搅和来搅和去,把肉馅儿搅和的细腻的很,妈妈怕做不好还时不时的尝尝咸淡。而另一头姑姑也撸起袖子和面,那面揉来揉去,仿佛做着舒服的按摩。这面揉的好极了,像一坨大大的棉花糖,又软又有弹性。面和馅都准备好了,便把面板搬到大厅一边看电视,一边包饺子,一边唠家常更有年味儿。姑姑把面揉成长条,用菜刀剁成一节一节的,“得,得,得”菜刀落在菜板上的声音十分有节奏。孩子们听见这个声音便围在菜板旁边。看见一块儿一块儿的面团,孩子们稀罕的不得了,总是要拿走几块玩,学大人包饺子,还有模有样的,到给包饺子添了不少乐趣。姑姑切完便和妈妈一块儿擀皮,其他人包饺子。这时总会有几个记性好的小孩儿,提醒大人往饺子馅里放一个硬币。吃到硬币的人寓意着会在新的一年里更幸运,有福气。
包好饺子,妈妈便立刻去煮了。大家把大厅的餐桌收拾好,坐在沙发上等待着美味的饺子出炉。“新鲜的饺子出锅啦!”妈妈一边喊着一边把热腾腾的饺子端上餐桌。孩子们看见冒着热气的饺子便飞奔到桌前,直勾勾的盯着饺子,还一边咽着口水。大人们看见孩子夸张的表情也忍不住想先吃两口。
菜也上齐了,醋也倒好了,桌子也围满了人,大家也开动了。看着春晚吃饺子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大家脸上洋溢着笑容。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儿一同跟着春晚喊倒计时“3,2,1”就这样过了12点,新的一年、新篇章开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