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与木偶

六年级 叙事 861字
2021-05-22 08:42:15

芦笙悠远,小桥流水,白墙黛瓦。酒家前挂着的酒幌,在微风中轻轻飘荡,伴着酒香,裹着花香,我行于水乡古镇。恍然间,这一幕似乎与儿时的有些画面悄然重合。

“锵——”一声极清脆的锣响起,街边屋里的木偶戏开演了,我兴奋地跑过去看。正中央的舞台上,一个个两尺高的人物跃然幕上,回去的村庄奔散的人群,突然画面一转,千军万马袭来。当先一人怒而大吼:“看你这贼人哪里跑。”举着长矛被向对方刺去,刹那间人来刀往,上下翻滚,锣鼓喧嚣,每个木偶的一举一动彷如真人,当真是激烈非凡,看得人热血沸腾,我不禁拍手叫好。

戏罢,爷爷带我来到戏台后,去和他的老朋友叙叙旧,我这才明白爷爷带我来看木偶戏不是为了看戏,而是来看他的老朋友。这才发觉刚才为我们表演的竟然是几位头发花白,却精神抖擞的老人。

爷爷和他朋友王爷爷聊天的过程中,王爷爷细细回忆着当年他们一起当兵时候的趣事,又谈及后来接触到木偶戏的契机与不易,他用手轻轻摩挲着木偶,眉眼间满是疼爱自豪。看到我听得津津有味,问我有兴趣尝试一下吗。我一听,便急忙摇了摇头,我只是喜欢看,并不是喜欢尝试。却不料,我的摇头的举动却让王爷爷的脸色黯淡下来,似乎透露出一股淡淡忧愁。

道不尽,便是木偶;忆不尽,亦是木偶。

"当当当――”一阵急促的锣声响起,一个个颜色绚丽多彩的人物形象跃然幕上,他们走台步,翻跟头,舞刀枪,尽情展示着他们的风姿。结合着多媒体技术,将现代的声光电表演与卡通元素相结合,并增加了人偶同台等表演形式,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一曲终了,屋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声,欢呼声,在夜晚的月下,久久回荡。

真的会是王爷爷吗?我像脚底着了火似的跑向幕后,看到的是一群年轻人,急忙打听王爷爷的情况。其中一个年轻人告诉我,那是他的父亲,年纪大了,不能再演木偶戏了。他还告诉我,他已经学了十年了,父亲希望他能坚持传承这门手艺,不要在他手里断了根。他用手轻轻的抚摸着木偶,好像他们都带着温度与呼吸。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明白,当年王爷爷的忧愁应该是后继无人的感慨。

但看着眼前的年轻人,我仿佛看到他父亲的身影,同样是木偶手艺人,同样是有那种专注,同样是那份热爱,而改变的是艺术表演形式。在保留传统的前提下打破了传统木偶戏的局限性,将创新赋予文化以新生,让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熠熠生辉,从而在新时代获得新的活力与生机。

两人一偶,道不尽,更忆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