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人的家乡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在我们家乡,春节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就展开了序幕,在这天,家家都要吃一种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糖,俗称“糖瓜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在春节前扫尘,是汉族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 环境,清洗各种器具,大江南北,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迎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晚上,一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即使常年在外工作的人们此时也一定要赶回家团聚。在大年三十到来之前,别的门饰可以不要,但一定要贴上一副红彤彤、喜洋洋的对联。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
每年农历正月初七是人日节,根据东亚传统习俗,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孩子们在这一天要吃长寿面,要吃年糕。寓意长长久久,年年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