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之中什么是最重要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又会经常干什么?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毋庸置疑——是春节。
在正月初一的下午,我当然会和妈妈一起煮饺子。抓一把面粉揉成团,擀成圆形的薄片儿,那就是面皮。饺子最重要的还是馅。馅可是很讲究的,取出新鲜的猪脊肉,用
都被拍碎撒上葱花,姜调味。在东北,包饺子的馅不可能没有酸菜。拿出家里的“陈年老酸菜”和在一起,包起来。在包的时候还要放上一块硬币,谁吃到了就会在新的一年里财源广进,事事如意。把饺子放进锅里后我总觉得时间过得好慢,便和爸爸一起出门放鞭炮。
爸爸拿出来一串鞭炮放在门口,点上火,退到一旁,边对我说:“准备好,啊!”边捂住耳朵。我还没反应过来,就“噼里啪啦”一顿响。饺子也快煮好了,我和爸爸准备收拾收拾回去,在收拾的时候,爸爸还告诉我:放鞭炮啊,就是为了赶跑一个叫年的怪兽……收拾好后,我们回到家。
“哇,好香啊!”我和爸爸冲进厨房,却没有直接吃,而是拿出了不知腌多久的泡蒜。“嘿嘿,没有泡蒜的饺子就没有灵魂!”我边嬉笑着边吃的起来。“你知道吃饺子这一传统是怎么来的吗?”奶奶问。“不知道。”我摇了摇头,奶奶接着说:“相传啊,很久以前,有一个商人,他看见一个穷人在严冬里耳根子被冻烂了。这个商人想帮助这个穷人,就用面皮包成猪肉,牛肉做成耳朵的形状,放到锅里煮。煮好后给那个穷人送过去。穷人吃完热气腾腾的饺子后,全身都十分温暖耳朵的伤也渐渐好了。穷人为了感谢商人,就把饺子这种食物告知亲戚邻舍。就这样啊,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一直流传到今日。”我们边听奶奶说大家伙儿边围坐在炕边吃饺子。然后剪窗花,贴春联,拜年……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每看到这首诗,我总会想起美好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