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的浪花,轻击着雪白的墙壁,挂在墙上的琴,暗中响起,仿佛映入水中的桅灯,窃窃私语。浅浅的风声,勾起了我的回忆。
那是一个平凡的地方,在每一个院落里,总会听到略带方言的谈话声、男女老少嗑着瓜子发出的清脆声。放眼望去,总有几个老人坐在一起,或是玩着纸牌,或是坐在凳子上倚着身后的稻草堆,亦或是聊着家里的散事。房屋上的一砖一瓦的排列清晰可见,就如同认真用积木拼搭的小屋。在水泥小道边总会生长着一些小树,我只在寒假里才可回家,现在从未见过它们枝繁叶茂的模样,它们的枯败模样也就因此印在了我的心里。那里并不是一个让人赞不绝口、心旷神怡的地方,那里的空气中总是透露着质朴的气息。我的故乡就像是在童话世界里的小村庄一样,只是没有华丽的修饰,却有着古朴的印记。
在我的孩提时代,经常陪着阿嫏去散步。我总会踩在影子上,对比着我们俩的“身高”。
“阿嫏,你看,咱俩一样高了。”我指着两个差不多高的影子。说着,又想踩到我自己的影子的头上,“阿嫏,你说为什么我踩在我头上,我的影子就不见了?”
记忆被时间消磨的所剩无几,就像是泡沫木头被刀具削的面目是非,我已经忘记阿嫏是怎么回答的了。
现在想想,还是有点心酸,已是少年的我,已经比她还高了。
那是一个风轻云淡的下午,我和老太院子中写字。或许他没有什么别的绝活,但毛笔字可是他的绝活。他常说自己没什么文化,只不过会写几个好看的字儿,字也不认得,就当一个图案在练习罢了。尽管如此,我也非常崇拜他。
当煤黑的墨汁拥抱着笔上的毛吻过朱红的宣纸时刻,阳光恰好,风也不大,一切都在等待着完美的那一刻的出现,那略带典雅却又不失朴素的字就这样展现在至上,这是我学也学不来的。纤细的笔到了我的手上,瞬间变成了刷子,“写”到后来,我自己都忍不住哼到:“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这个经过我的嗓音独特加工的歌曲已经变了调,老太的眉头弯弯的。
这么好的家人,这么美的故乡,我怎么都没想到要离开它。可惜长大了,就要分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清楚的记得在我走的时候,轻轻摘了院前小树的一根枝丫,轻抚着它,告诉它:“有空,我回来陪你。”像一句告别,又像一句誓言。
时间匆匆而逝,像转身一般快,但是故乡的变化比较小。不过也会有一些物是人非的感觉。
转身,车窗前的河水已经不知去向;转身,门前的鸟已经不见踪影;转身;天上的虹桥已经悄然消失;转身,水中的鱼已经没入深渊;转身,老太新垒的坟上,已经墓草青青……
旭日一转身变成了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了白发,幼童一转身变成了少年,诗一转身变成了散文……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
我站在这片能给我带来温暖的土地上,等待着回答。但回答我的却是一片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