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过年置办年货,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腊月二十三是我们北方的小年,虽然不如大年那么热闹,一家人也是要团聚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的。除夕在我家是最热闹的节日了,我最喜欢的习俗就是包饺子了。擀面皮,和馅儿,包起来可有趣了!
除夕大早没人睡懒觉,人人各忙各的。清早,妈妈从暖和的被窝里爬起来,拿出昨日调好的馅和擀好的面皮,开始工作了!
我闻声赶来,挽起袖子,迫不及待地想和妈妈一起包饺子。我把一张薄薄的皮放在手中,用勺子舀少许馅儿放在皮中心,再用手指沾了一滴水涂抹在四周,接下来就是捏花纹了。心中所想,牵引着我手上的动作,可这捏花纹也太难了吧?我怎么也学不会捏花纹,既不好看,又立不挺,它总是要和我作对!妈妈看不下去了:“少点水,皮捏得紧一点,你这个小笨蛋。”我吐了吐舌头,心里有些不服,还是照做了。“皮在手心中,舀点馅放入,水涂少一点,皮捏紧又严。”瞧!我熟得都编出口诀了,我一边说一边包,包得可开心了!不一会儿,七大盘饺子在我和妈妈的手下诞生了。
“哇”七大盘热气腾腾的饺子上桌了,这场面实在壮观,放眼望去,桌上立着一个个战士,这也是我喜欢包饺子这一习俗的原因。
夜幕悄悄降临,迷人夜空使人陶醉……
它——饺子,一年一次,意义非凡。它色香味俱全,吊着我们的胃口,让我们保持着新鲜感,让我们聚在一起,把酒言欢,诉说着甜酸苦辣。
明年,我还要包饺子;以后我依然爱饺子。
饺子,你就是我最喜欢的习俗!
包饺子的那份成就感,我很喜欢!
教师点评:这篇作文结构紧凑,从年货购置到包饺子、吃饺子的过程,鲜明地展现了北方过年的风俗。文中采用了对“饺子”进行赞美和赞扬的手法,既突出了饺子的特殊地位,又表达出了作者个人对饺子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展现出了饺子在家庭中所传承的情感和文化价值。 而从语言的角度而言,文章采用了贴近生活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让人产生亲切感,易于阅读。只不过有些地方缺少标点符号,需要在修订中进行改正。总的来说,这篇作文表现出了作者对家乡风俗的深情描绘,文笔朴实而又情感真挚,可读性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