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过大年,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花灯以及吃元宵的习俗为主。
今年的元宵节,不同寻常。因疫情突发,无法出门。我灵机一动,便萌生自己做元宵的想法。准备好材料,我就开始了。黑芝麻230克,两勺白芝麻45克,混合清洗干净。我把手放进水里轻轻地搅拌着,轻盈的水似乎在温柔地亲吻着我的手把芝麻倒入滤网,我端起滤网,左右摇晃。
过滤好的芝麻一个个迫不及待地跳入锅中。先开中火进行翻炒。水分炒干后,转小火炒十分钟。炒熟炒香后,倒入料理机,加入一小碗白糖130克左右和猪油五勺60克打成酱。熟面粉适量,清水适量。我带上手套,将馅料揉捏、拉伸。先捏紧、后捏团。冰箱冷冻定型。30分钟后取出,放水里过一遍,再放进糯米粉里面。我托住簸箕,快速抖动,元宵表面裹上糯米粉,重复三到七次。元宵就做好了。现在就剩最后一步:煮元宵。水开之后,就可以下元宵了。元宵浮上水面可以食用了。
锅中不断地释放出热气,伴随着热气飘来元宵的香味。我迫不及待,连忙盛出一碗。我舀起一个汤圆放进嘴巴里的时候,淡淡的芝麻香从嘴里飘出。元宵个体大,口感厚实。它的香甜令我回味无穷,我仿佛进入了奇异空间,在吃着柔软的棉花糖一般。当我吃进嘴里的一瞬间,味道多变,有时感觉清凉,有时感觉香甜,有时又有一种说不出的味。,也许这才是每一个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喜欢吃汤圆的原因吧!
事后我查阅资料,了解到了元宵节的由来。元宵节据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并逐渐成为民间习俗。
这碗元宵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温暖了我们全家的心。在这阖家团圆的日子里,也愿白衣天使们早日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