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

六年级 叙事 918字
2021-02-09 21:08:16

我的家乡,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城市,却有着让我难以忘却的中秋习俗。

那是一个天气明媚的早上,公鸡还没打鸣呢,我们几个小孩儿就已经嘻嘻哈哈地起来了。我跑过去拉着妈妈的衣袖,迫不及待地反复地问着她:“妈妈妈妈,什么时候开始做月饼啊?”妈妈冲我笑笑说:“快了快了。马上马上。”

终于妈妈忙完了手中的活跟我说:“莹儿,我们开始做月饼吧!”“啊,真的吗?”我兴冲冲地跑到妈妈的面前。我们这里常做的是桃山皮月饼,它不仅健康还很可口香甜。折腾了差不多4个小时,美味又精致的桃山皮月饼,终于做好了。

接着一家人围着桌子坐在饭桌上,开始了有说有笑的“团圆饭”。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子,一碗接着一碗,最后中间那个位置放上了我们辛辛苦苦做的美味可口的桃山皮月饼。我眯着眼睛盯着桌上的饭菜和月饼馋得流口水。爷爷见我这样子哈哈大笑道:“不要着急,这一桌子都是你的,爷爷给你夹。”嘿嘿,我调皮一笑。嘴甜地说了一句:“谢谢爷爷,还是爷爷对我最好了。”大家听了便哈哈大笑起来。

差不多快要把桌上的饭菜吃完的时候,妈妈提议我们玩诗句接龙,接上的人吃月饼。好呀好呀,妈妈的这一提议得到了我们全家的赞成。开始啦!“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最后爷爷和爸爸吃到的月饼最多,我吃到的月饼最少。我委屈地低下头,大家笑了笑说:“莹儿,好好看书,如果你好好看书的话等下一个中秋节说不定你吃的月饼最多。”

夜幕降临,吃过团圆饭之后,大家来到楼下的亭台中赏月亮。在亭台中我们边赏月边聊天,妈妈说我们要拿月饼祭月了。所谓的祭月就是在盘子上摆上月饼放在月亮底下,听说这是给月亮吃月饼。在亭台中聊会儿天之后,我们走到路上边散步边赏月。嘿,我走在路上仰望月亮,发现这月亮挺奇怪的,我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还记得外婆在的时候,我们每过中秋,外婆都会给我讲故事,那时候我跟外婆俩静悄悄地走在路上仰望月亮,真的好开心呀,可是她现在不在了,也许这月亮也孤独吧,它在银河系中孤独一人,也想有个朋友陪伴它,所以它才会跟着我吧…

明月,高高挂在天边;思念,慢慢积成山;回忆,暮暮现眼前;渴望,年年你我圆。百里不同俗,这就是我家乡的中秋,那么你家乡的中秋又是怎样的呢?

教师点评:这篇作文描写了家乡的中秋节习俗,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使用感官描写和情感描写,让读者感觉到作者的情感真挚。同时也透过这些描写传递出了感恩、团圆、亲情等情感,让人对中秋节习俗和家乡的印象更加深刻和美好。如果要提高这篇作文的水平,可以更加注重行文的条理和结构,让文章更加紧凑而有层次感。例如,可以对中秋节习俗进行逐一介绍,并在介绍之前和之后使用恰当的过渡词,使文章整体结构更加清晰明了。同时,也可以运用更丰富的语言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等,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