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的稻田

初一 叙事 919字
2021-01-02 11:12:34

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桃李春风浑过,留得桑榆残照。

—题记

近日心神不宁,坐立难安,蓦地想起外公已有很长时间不见了,于是我拾起东西,快速起程,马不停蹄地赶往外公家。

望着窗外向后略过的风景:稻田里丰硕地稻穗金灿灿、一嘟噜,一嘟噜的,稻禾被压弯了腰。“如果不是这场洪水,外公家田里的收成可能也会是这样吧”我小声嘟囔着,似乎闻到了外公家门口充斥着的稻香,看见了院子里铺成一片的正晒着的稻谷,听到了打稻机的轰鸣声……我不禁思绪翩翩……

大概是十年前吧,那时的我才四五岁,妈妈和爸爸在舅舅的店铺帮忙,人手不够,他们只好将我暂时放在外公外婆家,让他们带我几个月,那时外公家的孩子就我和表哥两个人,我们整天都跟在外公的屁股后面,有时外公要将我驮起,架在他的脖子上,表哥则被他牵着。一会儿在地里看看蔬菜的长势、一会儿又在稻田看着谷子抽穗,变黄;有时坐在田埂上将我抱起,用那长满胡茬的下巴蹭我的脸,直到把我扎疼,他才肯将我放下。有时他背过双手,眺望远方,用常人听不见的声音自言自语,独自坐在门槛前,望着院前的飞鸟成群,数着那树上、地上、墙上的歇息的鸟儿,又或者看着我和表哥嬉戏打闹,就这样,一个人,呆坐着……

好容易才盼到了谷子成熟的时候,外公一大清早就把我们叫醒,对我们说:“起床,搞快点,给我帮忙!”那脸上是掩不住的喜悦,一路上,嘴里还不住地叨咕着:“收稻了,收稻了……”外公驮起一台差不多二百多斤的打稻机,就像他驮起我一样,走起路来脚下生风,那时,我望着他那高大的背影,我觉得他就是世界上力气最大的人。外公将机子摆好,从外婆手上抄起那把镰刀,二话不说,直接低着头收割起来,外婆则将机子通上电,表哥负责从外公手里抱起已经收割好了的稻子递给外婆,外婆负责打落稻穗,我则负责捡起地上掉落的稻穗……经过我们三天的奋战,终于将所有稻子都铺在了院子的地上里,充分接受着阳光的沐浴,我和表哥打着赤脚在稻子上奔跑,嬉闹,外婆赶紧过来让我们小声点儿:“莫吵,家公还在睡觉,这几天搞累到了,再让他睡一会儿吧。”

夕阳西下,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稻谷特有的香味,我们四人坐在门口,捧着四碗饭,席“稻”而坐,看着东方的最后一缕红晕被黑暗吞没。外公站了起来,说了一句:“起来吧,天黑了,收稻了,明天你们就能吃到今年的大米了。”

车子缓缓地停下了,我快速地冲进那熟悉的院子里,看到外公坐在门前,一个人还是那样呆滞着,望着远方全是淤泥的田野里,手里还握着那把刀柄已经被他那长满厚茧的双手磨得锃亮的镰刀,昔日那高大的身影也变得瘦削,白色爬上了白鬓……

教师点评:文章展现了作者非凡的叙述功力。首先体现在文章的叙述手法上。作者选取了插叙的方式,在文章的开篇与结尾处交待“当下”归乡看望老人的背景,于正文中讲述“过去”和外公在稻田劳作的生活回忆,鲜明地呈现出了文章的重点之所在,从而更好地突出了文章主题。其次体现在文章精湛的叙述和描写上。对稻田场景的描写精练而恰到好处,增强了情景交融之感;对外公的动作神态描写细致而生动,充分体现出外公在稻田劳作的辛苦与性格特点,也从侧面表现外公对稻田深厚的情感;有序的叙述流畅而利落,为取材的独到再添吸引力。再次,体现在作者对叙述细节的处理上。以思绪做引入,自然而巧妙,颇有触景生情之意;多种描写选用、融入得当,为文章更添动感、美感和生活气息;结尾处呈现场景,拉长意蕴。文章结构严谨,主旨鲜明,文风成熟,情感浓烈,是一篇非常出色的叙事散文。非常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