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恍若梦境的杭州城,在幽深的小巷里,我遇见了一位端坐着的老人,他的身边摆放着陈旧的工具,安静的等着顾客。这位老人勾起了我对家乡的回忆。——题记
五岁以前,我家门口的街上也总会有一位老人,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沿着街道来回转悠,嘴里吆喝声不断:“磨剪子嘞,戗菜刀!磨剪子嘞,戗菜刀!”如果有人需要磨剪子,菜刀,他就会停下,从小车上把工具箱和凳子拿下来,开始工作。由于他磨的刀特别锋利,人也特别实在,大家都愿意照顾他的生意。
我已经好几年没回老家了,也不知道磨刀的老人还在不在。然而当我遇见那位老人时,我仿佛又回到了家乡。
在附近居住的大都是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我看到一位腿脚不太利索的老奶奶蹒跚着走到那位老人身边,把手里的菜刀递给他。
老人抬头一笑,挤出深深的皱纹,愉快地打了声招呼。然后他缓缓打开装满工具的木箱,小心翼翼的取出一块磨刀石和几件我叫不出名的工具,再合上木箱。他将磨刀石的一端紧紧贴在木凳微微凸起的木梗上,另一端用套在木凳上锈迹斑斑的铁链紧紧绑住。老人跨坐在木凳另一端,一只脚踩稳木凳下面的铁链,又轻轻挪了挪磨刀石,纹丝不动。老人满意地点点头,左手拿起刀,右手的大拇指轻刮刀口,再仔细的观察了一下,才把刀放在磨刀石上。刀与石形成一个夹角,推动轻磨,反反复复,再翻面,重复动作时轻时重,流畅得如行云流水。
鸟雀掠过泛白的天空,太阳越攀越高,把老人和这座青翠的古城照得通红。
“好喽!”刀磨好了,可以明显感到老人十分满意,“老顾客了,不收钱了。”
“这能好意思吗?你挣几个钱也不容易,花这点儿钱我又不会破产!”老奶奶边说边从口袋掏钱。
“瞧您这话说的,就您那点钱,我收了也发不了财,赶紧回吧,估计孙子又在家闹呢!”
“你也真是,行,下次一并给你到时候千万得收啊。”
太阳又爬上了一个新高度,悬挂于半空之上,那条充满灵性的古朴小巷被笼罩在金光之中。不知道充满江南韵味的青瓦灰墙下,还有多少这样的故事,有多少我没遇见的美好。
感谢杭州古城的那次邂逅,让我遇见这样一位平凡而淳朴的老人,遇见这样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