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网上看到了一幅具有讽刺寓意的漫画,让我感触很深。
漫画名字是“假文盲”,这是一幅主色黑白的简笔画,但画上有一个彩色的牌子,上面写着:“母子上车处。”漫画里描绘的是一个冬天,很显然,这里是为了妇女儿童,专门设立的专用上车处。但是,在一个抱着婴儿裹着头巾的妇女的后面,还站着四个男人,如此显眼的牌子,他们却视而不见。难道那四个人他们确实是不认识牌子上的字吗?当然不是。现在是九年义务教育如此普及的年代,怎么可能还有不认识字的文盲呢?从漫画上可以看出,第一个人可能是一个上流社会的人,穿着大衣双手插兜,穿着皮鞋昂首挺胸地站着;第二个人穿着一个厚重的军大衣,带着一个大兜帽,可能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第三个好像戴着眼镜,像是一个有学问的知识分子;第四个人戴着口罩,可能是一个刚感冒的患者。其实,这一些人也不是不认识字,他们只是为了图自己的方便,所以才站到了排队最少的队伍。然而他们不会去在意这里不是他们排队的地点的问题,因为他们从来都不会认为这个有多重要。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像这个例子的事情很多。许多地方都写着“请不要乱丢垃圾”,但是,被乱丢的垃圾从来只多不少。还有绿茵附近立着“严禁践踏”的指示牌,还有人在绿地上嬉戏打闹;花园也插着“请不要折花,她们也在成长”的提示牌,却依然有大人、小孩子去摘花,破坏美丽的花圃;在加油站,明明张贴了“禁止明火”,却还总是有人,不顾及自己与他人安危,在附近抽烟……
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文明的社会。不应该再有文盲的出现,而像这种假文盲是可耻的,他们缺少了一个人应该拥有的素质,严重地带坏了社会的风气。因此,我们要做有一个有修养,有文化,知“其何可为,何不可为”的文明人。
教师点评:这篇作文有一定的文笔,语言较为流畅,表达清晰准确。作者在描述“假文盲”的情境时,对场景、人物和描写细节有所把握,能够准确地把握住漫画的主要内容,并以此向读者们输出自己的思考以及结论。 但是,这篇文章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文章开头未能清晰地阐述漫画所蕴含的“启示”,让读者难以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其次,文章在描述各类“假文盲”时,没有给出足够的例证和分析,显得过于简单和随意。最后,文章结尾没有具体提出应该如何实践文明,提高素质的目标和策略,给人一种“口号式”的感觉。 因此,建议作者在下次写作时注意增加论证力度和深度,结合具体生活场景和个人感受分析社会问题,并且提出可执行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