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有光

六年级 叙事 815字
2025-10-16 21:26:36

文/凛冬

清晨五点半的长安街公交站还裹着一层薄雾,地铁口涌出的早班人群匆忙得像被磁铁吸走的铁屑。唯有那个扎着碎花头巾的阿姨总在站牌旁驻足,从褪色的帆布袋里掏出一把橘色猫粮,轻轻撒在广告灯箱下的青砖缝里。

七只花色各异的流浪猫总会准时出现,像约好了似的从灌木丛中探出头。那只虎斑猫最是矜持,总要等人群散去的间隙才踱着猫步靠近。阿姨蹲下身时,碎花头巾垂下的流苏扫过地面,她把塑料饭盒里的清水倒进矿泉水瓶盖,"慢点喝",声音轻得像怕惊碎露珠。我常看见她说话时眼角的皱纹聚成月牙,比平时在菜市场讨价还价时要柔软十分。

直到某个飘雨的深秋清晨,广告灯箱换了新画报。原本蜷缩其下的三花猫不见踪影,只剩湿漉漉的纸箱在风里打转。我看见阿姨蹲在那儿足足十分钟,往每个可能藏猫的角落轻声呼唤,像在寻找走丢的孩子。第二天,站牌旁突然多出三个防水的泡沫猫窝,贴着歪歪扭扭的"请勿移动"便签。

寒潮来袭那天,卖烤红薯的大爷把推车往猫窝旁挪了半米。蒸腾的热气像无形的帘幕,在寒风中为蜷缩的毛团们撑起屏障。穿校服的初中生把早餐火腿肠掰成小段,戴金丝眼镜的白领从公文包里掏出猫条,连总皱着眉的保安大叔都会在巡夜时留半根烤肠。

上周四阿姨没来,有人看见她在急诊室陪护老伴。但七点半的站台上依然摆着七份猫粮,盛在洗净的酸奶盒里。穿粉色羽绒服的小姑娘蹲着学阿姨的样子说话,稚嫩的声音努力放轻:"小白要多吃点哦"。寒风吹起她的羊角辫,像两簇跳动的火苗。

春天再来时,广告灯箱下的猫家族添了三只奶猫。它们跌跌撞撞追逐飘落的海棠花瓣时,总有人掏出手机记录这笨拙的可爱。那位头巾泛白的阿姨仍会准时出现,只是现在她身旁常围着戴红领巾的孩子,听她讲每只猫的故事如数家珍。

这座两千多万人的城市里,温柔是种会生长的光。当第一缕晨光爬上玻璃幕墙,照见的不仅是川流不息的匆忙,还有青砖缝里静静发芽的善意。那些蹲下身时的呢喃,那些特意留的清水,那些在寒夜里默默移动的推车,都在编织着比霓虹更温暖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