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有反哺之恩,它读懂了妈妈;藏羚羊有跪乳之恩,她也读懂了妈妈。那天,我也终于读懂了我的妈妈。
以前我一点也不想长大。
因为我本来以为我和妈妈一直就像"连体婴儿"一样,无论我走到哪里,妈妈都陪伴在我身边,带我过马路,陪我玩耍,给我擦汗......妈妈就像我的影子一样,只要我回头,她永远都在那里。
可是当我慢慢长大的时候,我发现,妈妈变了。
妈妈变弱了。一起从超市回来,以前妈妈一个人拎着袋子变成我们两个人拎,后来变成我拎。
妈妈变懒了。以前我在玩的时候,都是妈妈给我端水过来喝。现在妈妈画画的时候,总是叫我给她倒水,拿零食。
妈妈变笨了。以前都是妈妈告诉我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现在妈妈经常说:哎呀这个我不会,宝宝你来教妈妈吧。
......
我觉得,我长大了,妈妈就没那么爱我了。
到我大概8岁的时候,有一次,我想去小区门口马路对面的文具店买作业本。"妈妈,我要去买本子,你陪我一起去吧。"我像往常一样冲着躺在沙发上看书的妈妈说,我原以为妈妈会和以前的每一次一样,有说有笑的一块儿出发,牵着我的手走过川流不息的车流去到对面,让我觉得特别特别的安全。
让我无比诧异的是,这次妈妈居然一点儿也没有从沙发上起身的意思,她只是头也不抬的说了一句:"我忙着呢,你自己去吧"。
啊?不会吧?我可从来没有一个人过马路呀!这么危险的事儿,没有妈妈哪行啊!
我使出了看家本领,一会儿把磨硬泡,一会儿直接命令,一会儿强行去垃,三十六计计计以施,可是妈妈简直就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无论我是央哀还是卖萌或者是生气,妈妈丝毫不为所动。
黔驴技穷,我气呼呼的拿着钱跑出去,一路上都不开心。妈妈真是越来越懒了,以前他不帮我干这干那,但我自己也能做的挺好,那也就算了。可是我以前从来没有自己单独出去过,从来都没有自己一个人过马路,妈妈难道懒成这样连这儿都不管了吗?妈妈真的越来越不爱我了吗?我越想越难过,越委屈,胸口堵堵的,眼睛酸酸的,眼泪差一点点就要滚出眼眶了。
一路上都是陌生人,我的小心脏紧张得"扑通""扑通",都快跳出胸腔了。会不会有坏人跟着我呀?一想到这个,我的小眼泪都吓得缩回去了。我下意识地回头看后面:呀!远远的似乎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慌慌张张地躲藏。那难道是妈妈?不不不,我一定是眼花了,我使劲的揉了揉眼睛,瞪得大大的看过去。没错!那个胖胖的熟悉的身影,因为被我发现了,正啪嗒啪嗒地朝我跑过来,脸上还带着做贼心虚的假笑!
我不明所以的看着跑过来的妈妈。妈妈吐了吐舌头,像小女孩一样不好意思的说:"那个......只是想让你学着长大嘛,又不放心,所以悄悄跟着,看你一路安全就好了。"
原来是这样!就在这一刹那,我哽住了,只是原本因为委屈而积聚的泪水,现在变成了感动的珍珠串儿......
原来妈妈并不是不爱我了,妈妈对我的爱从来没有改变过。只是,我慢慢的长大了,妈妈希望我能更勇敢地自由飞翔,所以他放我高飞,自己永远在我的背后,在我看不见的地方,默默保护着我。原来妈妈变得"不那么爱我"的时候,我已经飞得越来越高,越来越远。而只要我回头,妈妈仍然像从前一样,永远都在那里。
妈妈,这一天,我终于读懂了你!
教师点评:文章用情至深,一句“终于读懂了你”,写满了小作者对母爱的理解,对妈妈的爱与感激,也道出了小作者的成长。文章事例选取得当,内容通达流畅,心理活动的描写融入恰到好处,而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文章的详略安排非常合理。小作者开篇提及“发现妈妈变了”,然后先简单地对妈妈的几个变化做了列举,并以此为铺垫,引出下文的讲述,然后将笔墨着重于觉得“妈妈没那么爱我”这件事情的讲述上,对整段回忆做了完整、细致的叙述,很好地呈现了自己由认为“妈妈没那么爱我”、到委屈难过、再到了解事情原委后认识到妈妈用心良苦的转变过程。分明的详略让围绕主题而选取的事例得以详细记录,从而使得文章重点一目了然,主题得到明确和突出,情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整篇记叙文主旨和深意的传达也达到了应有的效果。很棒!开篇入题若能更为简洁、迅速,事例讲述中对前文“妈妈变了”的呼应能够更多一些,文章会更为完善,可以做一定的调整。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