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面里的春晖

六年级 叙事 871字
2025-05-24 13:10:13

清晨的阳光斜斜地穿过厨房纱窗,在氤氲的蒸汽里织出金色的光带。我望着妈妈揉面的背影,案板上的面团在晨光里愈发莹白,仿佛要融进她鬓角的霜色里。

"来试试。"妈妈突然转身,将沾满面粉的手套递给我。指尖触到尚有余温的面团时,记忆突然溯流而上。十岁那年的生日会,我穿着缀满蝴蝶结的蓬蓬裙,却在看到满桌寿面时涨红了脸:"同学们都吃奶油蛋糕,就我家吃面条!"

彼时妈妈的手僵在寿面碗边,青瓷碗里卧着的荷包蛋正泛着温柔的涟漪。奶奶用布满皱纹的手按住我躁动的小手:"傻囡囡,寿面是祖先传下的心意。你妈妈天不亮就起来揉面,这面团要醒三次、擀九遍,每一根都比头发丝还细。"

正午的蝉鸣里,我跪坐在奶奶的藤椅前。老人枯瘦的手指捻着老相册里泛黄的照片:"五八年闹饥荒,你太奶奶用最后半碗玉米面,给每个孩子擀了寿面。"照片里六个孩子捧着豁口的陶碗,面汤清得能照见天上的月亮,可每个人的眼睛都亮晶晶的。

面团在掌心渐渐舒展,像一片柔软的云。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将擀面杖从中间推向边缘,看着面皮在案板上延展成满月。面粉纷纷扬扬落在围裙上,恍惚间看见十岁的自己摔门而去时,妈妈弯腰收拾碎瓷片的背影,她的围裙也落着这样的雪。

"要这样叠成风琴褶。"妈妈的手突然覆上我的手背。那双曾经在纺织厂被梭子磨出厚茧的手,此刻却像春风拂过新柳。面皮在交叠的掌心里渐次堆叠,化作千层雪浪。当银刀落下时,细若游丝的面条如飞瀑倾泻,在晨光里闪着珍珠般的光泽。

暮色初临时,厨房已飘着菌菇鸡汤的醇香。爸爸捧着插满野菊花的玻璃瓶进来,妹妹踮着脚往面碗里摆香菜叶。蒸汽模糊了妈妈眼镜片后的笑纹,她将最长的那根寿面轻轻放进我碗里:"慢慢吸,别咬断。"

面汤入喉的刹那,忽然懂得这碗里盛着的何止是麦香。那些凌晨三点的揉捏,那些失手扯断面条时的叹息,那些在女儿转身后默默吞咽的委屈,都化作舌尖百转千回的清甜。窗外的晚霞正把云絮染成金红色,像极了妈妈擀面时案板上铺开的面纱。

如今我站在异国的公寓里,案头摆着从家乡寄来的石磨面粉。当手指没入温润的面团,总能在绵密的触感里摸到时光的纹路——那是母亲将岁月细细碾磨后,留给我的长生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