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分钟

六年级 叙事 527字
2020-08-14 19:49:06

“还有三分钟”从教室某几个“黑暗”角落里传来报时使者们呼唤光明的低分贝讯号,各路人马立即闻风而动。

一班的人看样子是已经历过长期“刻苦训练”,他们不为眼前大好形势所动,个个装的心平气和,面不改色,全身心地汲取着小说与杂志的精髓,动中取静,其境界想来已是出神入化,但偏偏就是有那么几个例外的,手不停的在抽屉里捣鼓着,压低声音问带有手表的同学还有几分钟。

“还有两分钟”辛勤的报时工作者在数量上比刚才又狂增一倍,而音响效果却处理得极佳,依然在老师所能捕捉的范围之外。老师仍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朗读着文言文,完全没有注意到这样“不正常”的现象。为了装得更像,大家回答问题的数量一次比一次多,声音一次比一次大,准确率也一次比一次低。

“还有一分钟”更多有觉悟的“革命战士”积极投身报时这一伟大事业,“兄弟们,该起床了”好心的同学小声喊着周围的睡友。睡友们听到声响警觉而又迅速的从桌子上抬起头,尽管他们嘴角上淌着晶莹的口水,头发乱的像鸡窝,脸上还嵌有几处耀眼的大面积条状红痕,但这一切都不重要,此刻最重要的就是表上的秒针到了何处,众睡汉条件反射般地盯着手表,清醒地数着倒计时,完全不像刚刚才从周公那里取经回来的信徒。

“还有30秒”

“还有20秒”

“10……9……8……7……6……5……4……3……2……1!下课!”

铃声与“狼”声同时响起。

教师点评:取材独特是文章出彩的最大亮点。取材源自身边普通的日常生活——学校的教室,上课的课堂,临近下课的三分钟,都是我们经历过并且经常经历的情景。但这一取材却是那么地不同凡响——三分钟里有蓄势待发、分工明确、心不在焉、急不可耐,元素繁多,“错综复杂”,实在丰富而有趣。文章作者以倒计时报数的形式迅速入题,并以此作为了叙述的条理和结构划分的标识;词语的选用诙谐又夸张,充分呈现场景和气氛;对代表人物、特色行为捕捉精准、斟酌有度,文章趣味盎然、干脆利落。选材与叙述的完美配合,呈现了三分钟里的“风云变幻”,呈现了点滴瞬间里的“气象万千”,也呈现了生活里的无尽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