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与伞

六年级 叙事 726字
2024-09-29 21:44:04

天空刚泛起鱼肚白,六十多岁的毕老就早早迈出了上山的脚步。晨露摇摇欲坠地挂在竹子身上,做破晓前的最后一丝挣扎,茂密的竹林泛着神秘的幽绿色,挺立在大山深处。毕老手起刀落,一根根翠竹在他身边倒下,又被分成均匀的竹节,带离了大山。

从此刻起,属于楠竹的蜕变真正开始。

山间的溪泉彻夜不眠地流淌,偶尔擎来一个浪,猛地拍向山壁,溅落无数水珠。毕老背着竹子来到密林中的一处清泉,他放下竹篮,抱出竹子放进了泉水中。溪水日复一日地冲刷,为它洗去身上的汁液糖分。院里的野蔷薇沐浴着最后一抹夕阳,天空被烧得火红,毕老坐在院子里,凝望着远处的太阳逐渐消失,夜幕降临。

漫长的一个月已过,毕老背起了竹篮上了山,将被水冲得发亮的竹子带走。灶膛里的木柴燃烧着,水汽熏染着竹子。一下下劈竹子的声音从毕老院子传出,这是在劈竹条削骨。黄豆大的汗珠从毕老脸上滑落,但毕老依旧面不改色,只熟练地一刀刀劈在竹子上。竹节被他均匀地分成二十八条,然后钻孔、开槽,动作一气呵成。那一条条伞骨整齐地排列在桌,风吹过,微微抖动,似老人炙热的心。

次日,天微亮,毕老就下了床,熟练地将一根木头削皮挖孔,锯出二十八处缺口,刚好能卡住伞骨,如此就做好了一个木葫芦。毕老没有停歇,抓紧串好了葫芦,串好的伞骨从中间散开,像一朵绽开的花。

之后的制作简单了许多,但也不可马虎。三圈伞边要穿满五色线,彩线游走在伞孔间,一来一往,近三千针,这是满堂穿花的技艺,五色彩线互相交错,像一朵牡丹。伞纸薄如蝉翼,万不可用狠劲。毕老从房间里拿出伞纸,一点一点覆盖在伞架上。然后刷胶修边、绘图晾干,动作干练,得心应手。最后再刷三次棕油,使其渗透。制伞工序至此完成。

青山叠影,撑一把油纸伞,缓缓又款款,不怕风雨,不忘匠心,正可谓一伞烟雨任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