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莆仙的端午节

六年级 叙事 909字
2024-06-17 19:03:52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吃一日,初六嘴翘翘”老莆仙的端午节,又称:五日节。五月的风带来了,米糕的香,粽子的香,麦螺的香,艾蒿的香,更是记忆中的香,更是怀念中的香。

老莆仙的端午节,与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都不一样,其他的节日都有祭祀的方式来肯定我们心灵深处最有价值的膜拜。但是端午节在莆田乡村仿佛只是民间的、健康的一种生活方式,是属于我们村民的。

这五日节,每一天都有不一样的文化内涵,每一天都体现了不一样的文化内涵。

五月初一,乡里的妇女们都忙着做米糕,将稻米用机器磨成的粉末进行发酵,发酵、印模、蒸熟,软软糯糯的米糕带着稻香的甜味,弥漫了整个厨房,弥漫了整个乡村。家家户户都各自品尝,进行分享。

五月初二,粽子的香黎明就已经尝入口中。从前的馅儿都是单一的糯米,但家乡的大人们总会想方设法为我们这些小孩子们做出些花样来,譬如红枣红豆馅、豆沙馅儿、五花肉馅儿、咸菜馅儿。我还记得我最爱吃的是红枣红豆馅,甜而不腻的红枣,入口即化,蔓延在口中。还有软糯的红豆配着糯米,简直是一种享受。不过,单单是那粽子,清新的粽叶就已经让人感受到特殊的韵味了,也让人回味。

五月初三,所有孩子们都吸着麦螺,屋前屋后,屋外屋内,只听见一深深吸麦螺的声音,这时大海里的螺会大量的减少,但我们的幸福却在快速的增长。五月初四,从山坡上到田野河沟边,都长满了一束束一株株艾草,一缕缕艾蒿的香,深深浅浅的逼近生活的中央,家里的人啊会很早很早的起床,然后采一大捆艾蒿浸过水洗干净,然后插在每一扇门窗边,这样它们就离我们很近了,抬眼就是青绿色的艾蒿,但是那时候的我并不知道艾蒿的寓意,只知道这些艾蒿已经茂盛的长在了家乡的每一个地方。五月初五,我们早上一起床就被兴奋的情绪缠绕着,连上课的教师也不像往常那样严肃,总有点心不在焉,我们都知道,不过心照不宣,一下课我们就跟发疯了一样冲回家,然后吃煮熟的黄黄的鸡蛋或鸭蛋,吃黄里透红的桃子,几种餐食汇聚一起,实在美味。

后来我承载着自己的理想离开了村庄,家乡的端午节也就成了我的一种梦想,那些美食在我眼里已经是奢望,这已经成了我对童年的全部怀念,那些插满艾蒿的老屋,古老的村庄,都成了我遥远的记忆。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内容具体,文笔流畅,情感真切。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