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时节,微风飘拂,湖畔彳亍。我静立其间,仰望苍穹,放眼云雾中,缓缓展现一只纸鸢。远眺之处,纸鸢以竹为骨,以纸为翼,飘逸空中,隐现一条幽幽的线迹。越过湖畔,最终停泊在对岸,一条长线拖拽地终于见一孤影。匆匆走至,眼底映入一位日暮之年的老人。小凳蹲,茶渍斑斑的水壶,散落的,一个个纸鸢。它们栩栩如生,素雅清丽,不似流水线上那般刻板,犹如天地间舒展双翼的鸟儿。或许是察觉我好奇之目光,古稀之年的老人转头微笑相对。见此,我轻声询及此处纸鸢的来历,老人颔首点肯,与我倾谈起来。
时值天空飘起小雨,老者缓缓缠起白线。闲谈间,我才悉,他从师学扎纸鸢,连自己都数不清扎了多少。去年,他还同众手艺人参与“第40届潍坊国际风筝节”活动。置办了一架百米的火车风筝,以风筝表达对中国高铁事业的敬仰与自豪。他老人家年事已高,却仍牢牢攥握手中的细白绳线,放飞一只又一只扑棱飞舞的纸鸢。最后,他告诉我明年将参加风筝节的现代创新风筝板块的比赛!要讴歌年轻人审美之风筝。交谈终,他已整理完毕,将一架火车头样式的风筝赠我作别意。我目送着,老人撑起伞,略显蹒跚的步伐,淹没在人群之中。
凝望手中风筝,又忆起先前的老者。我忽觉或许他已不再年富力强,不能如青年人一般建功立业。而他与他的工匠同道们,透过这些纸鸢,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自豪。而无论是纸鸢还是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悠远背后是无数民间工匠以最平凡的方式守望传统,致敬盛世华夏。三月之时,微风掠过,我再次来至湖畔,放飞那架风筝,目睹它上腾向宇宙深处,由传统抵达现代,由历史迈向未来。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流畅。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中分享的经历一波三折,趣味盎然。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