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

六年级 叙事 988字
2024-04-06 11:19:09

村里每家每户都会制作乾,阿公和阿婆也不例外。阿公脾气有些倔强,有时像坚石一样难以妥协;阿婆则性格直爽,性格火辣辣的像辣椒。但只有在制作乾时,他们才会展现出罕见的耐心,对于制作粘糕的热爱是一样的发自内心。

乾是无法忘怀的一种年味。每到农历二十七左右,农村的每个家庭都会忙碌起来制作粘糕。早在三四天前,人们就要将制作粘糕的器具清洗干净并晒干,大人们挑着又圆又扁的大箩筐到河边进行清洗,而孩子们则要去摘新鲜的菠萝叶。庭院里种着一棵菠萝树,每到过年时,这棵菠萝树总是会有不少来自我们的光顾。摘菠萝叶并不容易,叶边缘都长满了锋利的小齿,摸上去有些让人扎手。但这清香的叶子放在糕点上,相信没有人能够拒绝。

等到制作乾的那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自愿分配各自的工作。清晨,父母和阿公阿婆忙着炒绿豆和花生,拌馅;到了中午,金黄色的花生豆皮像落叶一样覆盖在黄土地上,空气中弥漫着豆香的气息,引得隔壁小孩垂涎欲滴。

我和表哥则用三轮车将提前浸泡好的糯米送到镇上打粉机店去进行打粉。这个时候会有很多人,大部分都是熟悉的朋友,所有人会排着长队,互相打招呼、祝福,讨论彼此家庭做的粘糕。这样的场景每年都会出现,但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新年的喜气,毫不虚伪,这就是我们农村邻里之间和睦、淳朴的生活。

当制作好乾后,我们不能急着品尝,要先将糕点装盘,送给乡亲们品尝。阿公是村长,所以他的家庭需要起领头作用。这时村里会变得很热闹,路边的外乡人会一边品尝着糕点,一边喊着我们为他们起的外号"福娃",端着糕点的小孩子们则像过年时送福的小福娃那样可爱。我们会将糕点送给邻里,并从别的村庄收到橘子和各种口味的粘糕,虽然数量不多,但在这温暖的祝福中汇聚成一片丰富多彩的海洋。品尝热腾腾的糕点,小小的乡村里的人心都涌动起了温暖,这阳光般的温情驱散了冬日的寒意,仿佛春天的暖风吹进人们的心间。情谊到位了,糕点也品尝了,鞭炮隆隆作响,新年的欢乐就这样开始了。

除了过年,对于一些其他重大的日子,家家户户都要制作银耳羹、吃粘糕和互相馈赠。现在的乾已经不仅是我们乡里的传统美食,它一样时古代过年拜祭神灵祖先的贡品,更是将我们乡里邻里们联系成纽带的桥梁。

因为一种原因,我们不能回到家乡过年。除夕晚上,我坐在桌前观看春晚,内心想起了有乾的家乡,不禁想起了"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愁绪"。"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这些诗句浮现在我的脑海,思乡之情便悄然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