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老师的话说,我是个兴趣广泛、全面发展的好孩子,游泳、下棋都是我拿手的项目。虽然我不是乒乓球高手,球技一般,但我还是迷恋着它。
我们学校地处黄金地段,人口高度密集。全校一千多名学生,却只有十张塑料乒乓球桌。而乒乓球爱好者不说有几百人,至少也有几十人,实在是“僧多粥少”。于是,抢球桌成了我们乒乓球迷们课间的首要任务。
今年开学的第一天,我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因为我们班新教室的后窗外就是乒乓球桌。开学以来,我占据有利地形,抢球桌屡屡得手。“抢桌”的手段更是千变万化,招数层出不穷。
跳窗“抢桌”
大家都知道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要想“抢桌”,就得走“捷径”。下课铃一响,老师一声“下课”,我就立即冲到窗户旁,两手用力一撑,纵身跃出窗户,轻而易举就抢到了桌子。这一招,屡试不爽。我手握球拍跳跃几下,做了几个热身动作就上场了。与此同时,随着一阵急促、杂乱的脚步声,拐角处冲出一个个手握球拍的同学,他们看见我站在球桌前,只能带着失望的神情排队等候,还“哎呀哎呀”地直叹气。这时,我的心里便有着说不出的得意。可好景不长,有一次,我的这一“壮举”被林老师发现了。林老师把我留下,丝毫不顾及我心急如焚的心情,慢条斯理地教训着我。我一边揣测着球局的变化,一边“嗯嗯”地答应着,算是领会了她话中的基本精神:“小学生要讲文明,懂礼貌,要注意言谈举止,注意安全……”从此,跳窗“抢桌”这一招我就再也不用了。
扔拍“抢桌”
虽然不能再跳窗“抢桌”了,但仍然阻挡不了我“抢桌”打球的欲望。这不,老师一发出下课的口令,我就把球拍往窗外一抛,球拍“啪”的一声躺在球桌上,这桌子就算被我“征用”了。然后我连作业都顾不上记就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出了教室,冲到球桌旁“乒乓乒乓”地打起球来。可有时一不小心,不但没占到桌子,反而把球拍摔到了地上,我真是心疼得没法说。那可是三星红双喜球拍,要一百多元钱呢!要是座位调到第一、二、三组,这招更行不通了,距离太远,不好扔球拍,所以下一个办法——合作“抢桌”就应运而生了。
合作“抢桌”
我和坐在第四组的同学协商,由他扔拍,我来冲刺。有时,遇到老师拖堂,我只能干着急。我如坐针毡、心急如焚,祈祷老师那不停翕动的嘴巴快点合上,否则球拍就会被其他班的同学推到一边,即使下了课我跑出去,也打不上球了。怎么办?好办!和其他班的球迷合作,谁先下课,谁就负责“抢桌”,聪明吧?
虽然“抢桌”很辛苦,而且还有风险,但是我仍然乐此不疲,将“抢桌”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