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日落,潮起潮落,花开花谢,冬去春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长大,而母亲的头发却逐渐变白,脸上的皱纹也越来越多。
有一天,我看到母亲在为我做早餐,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她总是为我做豆浆。我走到母亲身旁,看着她粗糙的手握着石磨,推着木杆,转着石磨。她额头上的汗珠不停地流淌,晶莹透亮,让人心疼。我问道:“妈妈,您累吗?”母亲停下手中的活,笑着说:“不累,不累。”她又拿起木杆,开始推石磨。豆浆香飘满屋,我不由自主地想喝。
母亲端着豆浆,递给我。我一口气喝完了,然后说:“妈妈,您喝吧,我再喝一杯。”母亲接过豆浆,喝了一口,又一口。她的额头上又开始冒汗,我问道:“妈妈,您累吗?”母亲擦了擦汗,说:“不累,不累。”然后,她开始为我做豆浆。
如今,我长大了,母亲也老了。我拿起豆浆机,开始为母亲做豆浆。豆浆机“轰轰”地响着,我用勺子不停地搅拌,生怕糊掉。我仿佛看到了母亲的身影。母亲走过来,端起豆浆,喝了一口,说:“味道还不错。”我看着母亲,她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但是笑容依然灿烂。我突然明白了,母亲的笑容,是因为我长大了,能够照顾自己了。
“妈妈,我给您做豆浆,您累吗?”我问道。母亲笑着说:“不累,不累。”她喝了一口豆浆,然后说:“孩子,你长大了,能够照顾自己了。”我突然想起了小时候,母亲总是为我做豆浆。那时候,她总是说:“孩子,喝豆浆好,长得快。”现在,我已经长大了,能够照顾自己了,母亲也变老了。我看着母亲,心中充满了感慨。
豆浆的香味弥漫在屋子里,母亲喝了一口,说:“真香。”我看着母亲,心中充满了感激。我明白了,母亲的爱是无私的,她为了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母亲的爱是多么的伟大。我对母亲说:“妈妈,我爱您。”母亲笑着说:“孩子,我也爱你。”
一碗热腾腾的豆浆,让我懂得了母亲的辛劳,也让我明白了母亲的爱。我会永远记住这一刻,记住母亲为我做的每一碗豆浆。我会好好珍惜母亲的爱,好好孝顺母亲。母亲,我爱您!
教师点评:小时候,“母亲”为“我”做豆浆;长大后,“我”为“母亲”做豆浆,小作者能够着眼于“小巧”的材料,仅仅通过一碗热腾腾的豆浆,经过巧妙组合,把细微处的感人母爱展示给我们,从而揭示了一个大的主题,做到了“以小见大”,十分难得。在平平淡淡的生活里,我们感受到了母女情深,这还得力于小作者把浓浓的亲情蕴含在了精细的描写中。语言描写有真情。“累吗?”一声声询问,是关心,也是心疼,“不累。”一句句回答,是满足,也是欣慰,以声传情,让人感到温馨。动作描写显真情。无论是“我”还是“母亲”,在做豆浆时都是小心翼翼,这些细节准确形象地把母女之间互相的关爱表现了出来。此外,“母亲”做的是手磨豆浆,“我”是用豆浆机做的豆浆,具备合理性,也表现了时间的流转变化,使得文章具体、真实,饱含情味。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