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面塑。

六年级 写人 784字
2023-12-13 19:58:22

你听说过面塑吗?它是一种可赏可食的艺术品。在我的家乡山西,没有什么盛大的节日能少得了面塑。面塑是山西人骨子里的“鞭炮”和“锣鼓”。

从春节、清明到国庆、中秋,只要你细心留意,处处可见面塑。面塑的种类繁多,有花馍,有花糕,还有常见的堆得高高的枣山。枣山上的盘龙,被点上眼睛,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扶摇直上。孩童过满月过生日又是另一派热闹的场面,家人为其蒸几个漂亮的面塑,像帽子般顶在头上,以此求福。周六一大早,我就被妈妈叫醒:“快来帮忙做面塑。”我一听,马上蹦起来,飞似的冲进厨房。

“我们先堆枣山!”外婆指挥道。妈妈从盆里揪出脸那么大的面团开始做主体。面团是昨晚就发酵好的,外婆用那双不知捏过多少面塑的手变魔术般和出一个个结实的面团。“啪”,妈妈把面团摔掷在案板上,又揉了起来。

在爸爸的带领下,我和弟弟开始做盘龙和祥云。”爸爸,爸爸,我们为什么堆枣山做面塑呢?”弟弟手中不停,好奇地问。爸爸一脸神秘道:“嘿,它最早是用来供神的。早在先秦时期,老百姓就用它祈福,传了几千年了。”他停了一会儿,帮我把龙鳞压出来,接着说:“相传枣山有一种超越自然的力量,是人与神交流的桥梁。虽然只是传说,可人们对生活的希望和憧憬都饱含在这面塑里呢。”

外婆开始雕鳞了。她手中的剪刀似小鸟翻飞,再月梳子、筷子和竹签搓、捏、常、拍、拉、切、扎、戳……最后用吸管压上鳞片,粘上龙须,一条长龙就现身了。

轮到我上场了,我学着外婆的手势,轻轻捏两颗黑豆,给龙点睛。看着那条长龙的神气模样,我真觉得它下一秒就会飞起来。

妈妈喜滋滋地端起这一盘“龙”,蒸“龙”啦!外婆乐呵呵地看着她,仿佛在回忆自己小时候跟她的妈妈一起捏面塑的时光。

蒸汽佩氲中,我们亲手制作的面塑出锅了。弟弟一声欢呼“大功告成”,算是对这次劳动极准确的总结了。

“万古同山川,八方异风俗。”做面塑的过程,能让我们养成一种工匠精神,更让我们体会到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