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每次上学和放学的必经之路上,有很多回忆,路两旁的银杏,拐角的小摊,这些朴素而美丽的事物都有一段美好的回忆,每当上学放学时路过这些地方就会吸引起我的回忆。而在几个月前,在这充满回忆的小路上,又增加一段忘不了的美香气。
在不久之前,这里来了一个卖酱香饼的叔叔,每次一拐个弯就能看见那辆头上顶着“酱香饼”三个大宇的小三轮车,随就是一股浓烈的烤饼的香味。
每次看到这个小摊子的时候,它的旁边都围了很多来每买饼的人,起初,我对它并不太感兴趣,认为那些人都只是来尝一个新鲜味,过几天就不会来了。可是我观察了一周多了,它身边的人也是只增不减,加上那诱人的香气,我便对它产生了十分强烈的好奇,打算着哪天去“揭开”它的庐山真面目。
这天放学,我怀着好奇的心情买了一份尝试,入口的一瞬间,我才明白为什么每天都有那么多人在排队了,太好吃了!那饼是层层叠起的,层次分明,那酱是均匀的涂抹在面皮上的。切成大小正好的小正方块,不仅外表美观,而且口感丰富,让人回味无穷。
从这天起,我便喜欢上了这一样小吃——酱香饼。
由于我每次放学几乎都要卖一小份,这位叔叔的印象也很深刻。叔叔年龄不大,四十年左右,胖胖的,腰上系着一根红色的围裙,虽然人很多,但是他也不慌张,认真对待每一位故客。
这个小摊虽然在路边,偶尔会有汽车驶过,但这里的卫生还是一样的好。酱香饼的面皮都是发酵后在现场把面团揉后再煎的而且叔叔在揉面时也会戴上一副新手套,车子虽然不是很新,但是收拾的很干静。
他还是一很有讲道理的人,总是讲一个“先来后到”的矩规矩,总是在装饼问:“你们谁先到的?”这也是人多的原因之一。
看着他在面皮上涂酱的手法,让我情不自禁的想到了刷子李刷墙的情景,他的涂酱手法和刷子李的刷墙技术一样熟练,真是“高手在民间”啊!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有条理性,见地独到。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