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 写人 868字
2023-05-04 20:23:22

那是我第一次见他。

可他的眼眸中我从未见过的珍惜、欣喜和我读不懂的愧疚,我看得分明。我本该是这座山里的最后一棵杨树。

那天的山风刮得真猛啊,似乎风正以它微弱的力量驱赶奸笑着的人类。我只记得机器的轰鸣在山间作不绝如缕的回响,只记得那些男人们浑身汗水的恶臭,和他们大笑着谈论这里的树真壮,又可以赚一大笔钱。或许是人性未泯,他们留下了我,却也只留下了我。直到他脱下帽子,以虔诚的目光仰望我,我才第一次在人类眼中读到那快要溢出胸腔的、不再是牟利的贪婪的敬畏。

清晨,他迎着晨曦扛着锄头,带着种子和干粮离开小屋踏向远方播种。夜晚,他披着星光尽染的衣衫风尘仆仆地归来。有时,他会靠在我身上轻轻吐露白天多种了几颗种子,哪块地的土壤肥沃。我清晰地觉察青年的脊梁逐渐硬朗。他开始用欢欣的语调念叨哪处的种子发芽,长出的树苗有多高。当山坡披上一层毛茸茸的外套时,市里的记者和领导突然来到山上。记者挂着笑采访他,领导送他鲜红的锦旗。一批批人来又走,却从未有一个人愿意驻留。

可他终究是老了。他归家时越来越疲惫,靠着我的时间渐长,他的声音也不复往日明朗。有时他一靠就是一天,浑浊的老眼望向拥抱了他半辈子的青山。我顺着他的目光,看见一层层深翠浅绿的杨树无垠地伸展,在阳光下片片发亮。风起时树叶翻飞,层层叠叠,像簇簇繁花,将满脸皱纹的他拥在中间。向下是几湾清溪,溪水清澈透亮,几尾游鱼于水中俯仰嬉戏。人们都说他创造了一个奇迹,把只剩一棵杨树的光秃秃的荒山用汗水灌溉成了富饶的青山、宝山。

年轻人来了,他垂老的眼眸沁出晶莹的泪花,望向他们的目光是第一次见我时的珍惜与欣喜。年老的手与年轻的手交握,传递的是期盼与嘱托。他靠着我,看年轻的人们站在他年轻时的位置,用同样稚嫩的双手守护着青山,欣慰地说:“明天会更好。”眼底泪光浮现,泪水迷蒙中他窥见自己原本挺拔的身躯倒下,取而代之的是新鲜的臂膀,而越来越多的人们将用更多双手,拂绿更多座山,带领更多的人,与山水共存。

他又一次望向巍巍青山,仿佛看尽了一生的好景致。他迈着蹒跚却踏实的步伐走进小屋,一如过去的几十年。

那却是我最后一次见他。

教师点评:文章结构完整,内容丰富,文笔流畅,立意深刻,情感饱满。作者十分注重对细节的描写,细致的神态、动作描写很好地展现了人物的特点。文章里介绍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活、饱满。我们依稀听到一个治沙人一生奉献的壮丽凯歌,令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