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铺的阿姨

六年级 写人 708字
2023-04-09 14:56:34

我记得,我四岁的时候很挑食。但我却很喜欢吃楼下包子铺的包子。

一天早上,我被一阵吵闹声吵醒了。拉开窗帘,发现楼下新开了一家包子铺,我没有在意。整理好,厨房却传来了一声惊叫:“不好了!”我听到以后,连忙跑到厨房查看情况。原来是妈妈一不小心把粥倒撒了。

于是,妈妈,只好带着我去楼下买早餐吃。那家拉面店面味道太清淡了,不好吃,那家油条店的油都是反复炸的,不健康……找来找去,我们就去了那家新开的包子铺吃包子。

那家的肉包便宜,只要一块就可以买一个,别家包子店都是两块一个。就在我以为那家店的包子,其实不好吃的时候,妈妈嘴里塞了一个大肉包,很好吃,都是皮薄肉多。

从此以后,我每天的早餐都会吃那家包子铺的肉包子。一回生二回熟,那家店的老板娘和老板熟悉起来。有一次我放假,和妈妈去楼下买包子吃,听老板娘说他们家有两个未成年的弟弟妹妹,父母腿脚不便,撑起这个家的重任就落到了他们两个的手里。

“来了?今天要吃什么啊?”还是那个温柔至极的话语。“阿姨,帮我拿一个肉包子,一个鸡蛋和一杯小米粥,谢谢!”

笑是可以传染的,即使是微笑。“好,阿姨帮你重新打一杯热的小米粥哈。”“嗯好。”阿姨将东西递给我:“今天穿这么少,别着凉了。时间还早,要不在这吃了再出发?”

“不了,阿姨,时候也不早了,我要先走了。”“那好,路上注意安全啊,。”她说。“好,拜拜!”

几乎每天早上,我都盼着这如云温柔般的问候。

阿姨很漂亮,举止行为都很温柔。她对待所有的顾客都是如此的耐心,温柔。

每天早上起来,家里没有一个人知道我的行踪,也不曾有人将我送出家门。阿姨是第一个在早上嘱咐我上学注意安全的人。

我捂着热乎的小米粥,看着前方的路还黑着,不过,包子铺的灯光早已照亮了我前行的路。

教师点评:文章结构完整,取材真实,文笔流畅。作者选取了典型的事例,很好地展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文章里介绍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活、饱满。对细节传神的刻画,恰恰相反到好处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