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戏迷爷爷,他因为看戏,学戏可闹出了不少笑话,又做出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每天早上他都会“霸占”电视,瞧!这一幕又上演了。
“孙女!8点啦,戏剧频道开始了,就给我看一会吧!”只见爷爷擦的手讨好的说,“可是……我最喜欢的节目也要开始了……”我嘟囔着。爷爷皱着眉头,见软的不行,就准备来硬的,他假装生气道:“可是什么?作业都做完了吗?英语单词都会背了吗?语文生字都会写了吗?数学题都会做了吗?回房间做去!”接着爷爷一把就抢走了我手里的遥控器。无奈,我只好回屋好好学习。爷爷微笑的转头,打开电视,心里暗自窃喜,又津津有味的看着他那心心念念的戏剧。
终于到了12点,我本以为爷爷一定会主动做饭,便光明正大的打开门,准备走向客厅,却被沙发上的爷爷吓了一跳。哎呀,这个爷爷,还在那儿兴致勃勃的看着呢,看来我得提醒他一下,“爷爷,爷爷!我饿啦!”“乖孙女儿,等我看完这个就给你做你最喜欢吃的西红柿炒鸡蛋。”爷爷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视说。又过了好一半天,爷爷才来到厨房做菜。
Yes!太好了!终于可以看电视了!
但是正当我心满意足的看着电视时,却从厨房中传来一股煳味,起先我并没有在意,可后面煳却越来越浓,我转头看向厨房,却发现厨房已经被灰烟笼罩了。我吓的有点儿不知所措了。爷爷哪儿去了?爷爷做菜可从来不会把菜炒煳,我跑向厨房,却看到了让我哭笑不得的一幕——爷爷正双手不停比划着,脚也不停的跺着,皱起了眉头,瞪着眼儿,这不正是今天早上爷爷看戏剧中的动作吗?我笑出了声,爷爷才发现锅里那西红柿炒“煤球”,爷爷挠了挠后脑勺说:“对付吃吧!”
吃完了饭,爷爷连忙穿好衣服,就准备出门,“爷爷!你去哪儿啊?”我疑惑的问,“哦!去城里。”爷爷着急的说,说完嘴里不停的嘀咕着“哎呀,快赶不上了!”我也没管那么多,回房间写作业了。
到了晚上7点,妈妈端着一盘蒜薹肉丝对我说:“淇淇!叫爷爷吃饭。”我点了点头,走到爷爷房间门口,大声的喊着:“爷爷!吃饭了!爷爷!吃饭呐!爷爷!”这时我突然想起爷爷那时去到了现在都没有回来,我对妈妈说:“妈妈,爷爷中午吃完饭就去城里,现在还没有回来!爷爷会不会出什么事啊?三轮车在家里,汽车也在家里,爷爷好像是走路去的,怎么办呐?会不会出什么事?”只见妈妈临危不乱的说:“没事儿!走,咱们俩去城里找他!”
刚到城里,就看到一个戏剧大舞台,“啊哈!爷爷一定在这里!”我笑笑,说。果然,爷爷正在那儿目不转睛的盯着舞台上的演员,时不时瞪大眼睛,不停拍手赞叹,嘴里一直念念有词,是不是模仿着演员的动作,我和妈妈相视一笑,悄悄地坐在爷爷的后面。
终于晚上9点的时候,爷爷准备回家了,一转头就看见了微笑的妈妈和我,“哎呦!你们俩怎么来了?什么时候来的?吓我一大跳。”爷爷吃惊地说,“早就来啦!”我和妈妈异口同声地说。回到了家,我打趣道:“爷爷,你那么着急,我以为你去干什么正事儿了呢!”爷爷不好意思笑了笑,又严肃的说:“我不是害怕赶不上吗。”
第二天,早上起来就没有见到爷爷的影子,一直到中午吃饭时爷爷才回来,“爷爷,你干什么去啦?怎么这么现在才回来?”我疑惑的说,爷爷笑笑说:“我现在可忙啦!没工夫跟你说话。”说完赶紧吃了一口饭,穿上衣服和鞋就走了。我转头看一向妈妈问:“妈妈,爷爷怎么了?”妈妈道:“你爷爷现在可是咱们这里的名人,是他倡导街道组织,弄一个业余戏班子,这几天他总是组织一些儿女不在身边还很喜欢戏剧的老人,让他们也站在舞台上,做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唱戏、听戏,一有空,他们就会在附近的公园一起演戏剧,你爷爷还因为这件事买了不少戏剧中的服装呢!”听妈妈说完,我惊掉了下巴,赶紧跑向附近的公园,妈妈说的竟然是真的!看,爷爷正在台上演出呢!这些也算圆了爷爷的戏剧梦。
接下来的好几天,爷爷又“离奇失踪”了。问了才知道,爷爷是去文化馆学戏了,还拜到师傅了呢!今天下午他都会给我们展示他新学的戏曲和戏曲里的动作,干活时也总哼着戏曲。
哎!我这个戏迷爷爷呀,我该拿他怎么办呢?
教师点评:主题明确,结构完整,内容具体,文笔流畅,有自己的思考,情感真切。作者选取了典型的事例,很好地展现出了“爷爷”喜爱听戏的性格特点。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活、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