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叮”床头的闹钟把我从睡梦中吵醒,我还是睡意绵绵的,不想起床。“儿子再不起来鞭子抽……”每天,这样的声音高叫着。
“儿子,再不动,惩罚你今晚写十页字……”这样的声音高叫着……
“今天的近义词背不得,抄写十遍。”“今天,作业规定在10点前完成。”每天,这样的声音高叫着……
这就是我的“凶”妈妈,一个声音如雷鸣,巴掌无铁掌的女汉子。
记得四年级下学期的一天,早上跟我说他要出去办一件事情,可能要天黑才回来。于是,下午放学到家,见妈妈没回来,心想:这下自由了,我就打开电脑,玩起了游戏。,把做作业的事抛到了九霄云外,也没吃妈妈为我早上用保温盒给我准备的晚饭,一直陶醉在游戏的快乐之中。
不知不觉天已黑,妈妈回到家,见我饭也没吃,作业也没做,抄起一把“戒尺”像乒乓球运动员一样横竖、反手都在拍打,“戒尺”如雨点落在我的身上,钻心的痛。我哭着,叫着,求饶着,妈妈怒目圆睁,口沫四溅,就是,不罢休。最后,我使出了招数——装晕,妈妈才停下,嘴里还是骂骂咧咧的。
消停了一会儿,妈妈把饭“哐啷”一声甩在我面前,叫我吃,吃完做作业。那一晚,10点,11点,12点,几个小时下来,我困得不行,可妈妈必须让我做完才睡觉,他也一直守到12点。而且12点后,在我的床前,讲了很多道理,妈妈的声音一直在耳畔萦绕,我在朦胧胧中只记得:一个人,任何时候要明白自己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任何时候都要自律。从那天以后,我一定是先完成作业再玩,而且娱乐给自己限定了时间。
还有一次,我和妈妈在河边公园玩,我跑快了摔了一跤,腿被路边的石头磨破了皮流了一点血。后来,我和小朋友玩的时候,总是在妈妈面前说我腿疼。妈妈最开始安慰了我几句,后来见我老是说腿疼,大声吼道:“这点儿算嘛,当年战争年代,战士们缺胳膊少腿,一样要前进,过雪山草地,不前进就是死路一条。你这伤算啥?没有你命嘛!如果你这点伤就受不了,以后就别出来玩!”我听了妈妈的话,觉得好委屈,心里滴滴咕咕的走开了。也许是怕妈妈“凶”我,我只好继续和小朋友们玩,后来玩的特别开心,完全忘记了疼。
从这事以后,当我受了一点小伤,或者心里受了一点儿委屈,我再也不会在意,一次次地变得越来越坚强!
我这个“凶”妈妈,只要“凶”起来,我就害怕。也正是害怕,把我“逼”上了爱学习的道路,也正是害怕,把我“逼”成了坚强勇敢的性格。我慢慢长大,也越来越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也不让妈妈有“凶”的机会,希望她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