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手中的数学

六年级 写人 449字
2022-07-16 14:56:00

我的爷爷是一位展匠。听爸爸说,这门手艺还是从太爷爷手里传下来的。每次去爷家,我都十分惊奇地发现,这粗壮又长条的毛竹,在爷爷的巧手打磨下,成了一件件款式各异的竹艺品,好不神奇。

那天,我目不转睛地看着爷爷锯毛竹,爷爷却给我出起了难题:“跳跳,爷要把这节毛竹分为两段,看爷爷要据几次?”嘿嘿,这可难不倒我,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这有什么难,锯一次就够了。”爷呵呵地笑着:“那要截成三段呢?”我摸摸脑袋,说:“据两次。”我有些得意。妈妈在一旁说:“那你找爷锯毛竹的规律,锯的次数与锯下的毛竹节数有什么关系呢?”我想了想,这不就是我们数学中截绳子的知识嘛。”我知道,我知道,锯下的毛竹节数就是爷爷锯毛竹的次数加一。”我们三个都笑了起来。

爷爷说:“我现在要把手上这根长毛竹锯3次,把它锯成长度都是1米的竹段,考考你,原来这根长毛竹有多长?”得意的我一下子没反应过来,随口就说:“3米。”妈妈让我再想想,我思考看,锯3次,那共截成了4段。“原来长毛竹是4米!”我大声说了出来。爷爷夸赞说:“小家伙,书没白读!”

爷爷夸我,我也想夸夸爷爷!爷爷手中没有精确的尺子,可他的手和地上的瓷砖都可以成为他的丈量工具:爷爷手中没有精美的图纸,可他的脑海中却有着各种款式的竹艺品。爷爷,你可真让我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