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记技艺精湛的手艺人,藏于市井,默默传承。他们有的大笔一挥,摹成《兰亭集序》;有的手指轻点,画尽四季冷暖、满园春色;有的一唱三叹,道出人间悲喜……令观者惊叹不已。
塘栖古镇的早市熙熙攘攘,一路所见,不是高声吆喝的商贩,就是手提购物袋的匆匆行人。只有一处,虽无吆喝声,却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滴水不漏。我伸长脖子,隐约看到一根插着几个金黄糖花的木架子,在攒动的人头中分外吸人眼球。不用说,那铺子的主人一定是卖糖画的老人——塘栖古镇技艺高超的大师糖画张!
我挤到人群中,仔细打量起来。糖画张头发灰白,阵风吹过,那满头的白发像芦花般飘动,他身穿简朴的墨绿色布衫,端坐在一张破烂得坑坑洼洼的木桌后,下巴那撮卷起的小胡须更彰显了他的大师风范。九点一到,糖画张将工具一一摆上桌面,朝周围买糖画的人群大喊:“昨日定龙的是哪位先生啊?”马上就有个小个子男人挤出人群,高呼道:“是我!是我定的!”从他的语气中可以看出一阵隐藏不住的激动。
糖画张点了点头,低头看锅里的糖浆。熬过的糖浆黄澄澄的,在晨光的照耀下,好似金黄的琥珀,散发着一缕缕灿烂的金光,十分迷人。一切准备就绪后,糖画张执勺轻舀一勺糖浆,随后手腕微转,勺口微斜——透亮糖浆徐徐垂下,像黄金瀑布般,在白色大理石板上堆出漂亮流畅的线条。忽地,糖画张手腕一扭,糖浆也听话的随他的手臂拐了个弯,几番快速的挥动手臂后,一条金龙的雏形便显现了出来。不理会周围人群的阵阵惊呼,糖画张又舀了一勺糖浆,枯瘦苍黄的手如山中苍鹰,时而向上,时而向下,时而忽左,时而忽右,灵巧至极。那条金龙的线条也随着糖画张的“落笔”,或粗犷豪迈,或温和婉约。不愧是出自大师之手。不多时,一条金龙变形成了。“是只金色的龙!”旁边一个孩童清脆的声音传来。仔细端详,这金龙虽是糖浆所做,确栩栩如生,样子好比真龙!
糖画张不仅手艺高超,且用料也极为讲究,非常纯正。光是所用的糖就混合了白砂糖、冰糖、蜂蜜、姜糖和麦芽糖五种,以水调配后熬至粘稠,再除去杂质,阴干后用干净的袋子装好,方便取用。且竹签也非常讲究,不用速成林的,只用嫩竹精磨细削而成的,且一天进一次货,保证竹签干净、新鲜。只要是他做的糖画,不到几小时就被行人抢得精光。
在糖画张手里,糖画早已不单是零嘴玩意儿,更是让人惊叹的艺术品和祭祀品。
像糖画张这样的高人还有很多,他们虽平凡,却做着不平凡的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技术,向世人展现中华文化魅力。他们身上的“工匠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