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的盛状一去不复返,安史之乱席卷了整个唐物。世入人都喜欢李白的诗我却唯独喜欢杜甫的诗。
初次与你见面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装的时候,我在那一刻,似乎也感受到了你的激动与喜悦。我开始试图了解你的情操,是像李白那样的瑰丽浪漫吗?还是像李清照般的感怀呢?是像苏轼一样的蒙放呢?还是像辛并疾一样的豪江呢?但,这些都不是你。
第二次与你见面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千古名句的吟诵,灵魂碰撞的共鸣,我似乎感受到了那个时候你的忧思与悲痛。“白斗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更是让人看到了你的忧愁,那个时候的你是在叹息国势吗?
第三次与你见面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诗中的忧国,关心百姓的疾苦让人慨叹。而整首诗中描绘的疾苦景象,更是让人感怀落泪。你知道吗?一千多年来,你的诗总是能引起中国人的共鸣。在今天,我们依旧能与你的情感产生共鸣。
对于中国人来说,你不仅仅是个诗人,还是这个国家良知的守护者。正如诗中所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而且你的诗歌一千多年以来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着某种信念。你来自社会底层,又走到最卑微、最穷苦的人群中去,你主动接受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又积极的做着自我反省,我们今天感怀你带给我们灵魂深处的震撼,也正是因为读懂了你沉重的一生。
在今天,你推己及人,悲悯人类的大爱精神已经引起人们的共鸣。任何时代都需要这样的“圣人”,任何社会制度都不能缺失大爱精神,我们会继续让守护国家道德的思想熠熠生辉。
千年已过,人物俱天,但你留下的诗歌永远是中华文化宝库里闪耀的瑰宝,我们会继续将它传承下去。拿着你的诗歌总集,仔细品读,斑驳交错,恍惚间,我似乎又看到了那个为国家、人民担忧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