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当我读到这句话时,我都不由会想到我国伟大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可是,就在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袁爷爷与世长辞了,解决了半个中国温饱问题的老人走了。他择一事,终一生,用一粒种子改变了整个中国,改变了整个世界,最终,又带着他的初衷离开了这世间。在1953年,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农村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国性的土地改革刚刚完毕,农民获得土地,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但是,饥饿的魔咒还没有远离,和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一样,袁隆平至今对饥饿记忆犹新。他说:“像我们这样的年纪,过过三年困难时期,没有饭吃,日子是真的难过啊,要饿死人的!特别是我们国家,人口这么多,人均耕地这么少,粮食安全是特别重要。中国人的饭碗要拿到自己手里面,不要靠人家。我们现在就是为自己解决粮食问题,我们在奋斗。”袁爷爷的试验曾屡次失败,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在失败中坚持着自己的研究。他在土地里种下的种子,养活了千万的中国人;他在我们心里种下的“爱国精神”的种子,更是深深扎根于每一个年轻人的心中。
通过新闻我了解到在长沙举行的袁爷爷遗体的送别仪式,不禁让我想起“十里长街送周总理”。袁爷爷为中国作出的巨大贡献,深深记在了每一个中华人民的心中。若是没有您的鞠躬尽瘁,或许我们早已饿死在街头;若是没有您的鞠躬尽瘁,或许挨饿的人会更多;若是没有您的鞠躬尽瘁,或许没有几十亿人民的温饱。”只有感受过饥饿的痛苦,才会懂得温饱的可贵。我辈不能忘袁老的丰功伟绩,后辈亦不可忘,因此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每一粒来之不易的粮食。
饮水要思源,吃粮更要思“袁”。感恩袁爷爷为祖国,为人民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从此以后,碗中有米,心中有您。
禾下乘凉梦我们接续努力,水稻全球梦我们也会尽力争取!袁老一路走好,从此天堂里也是满满稻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