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长河里,一个个熟悉的身影从我脑中闪过,但却突然地在一个人的身上定格了很久,他就是我小学生活中的好伙伴——小明。我永远都忘不了他,因为是他教会了我节约。
去年的一天,我们有说有笑地走进教室,准备上课。
一个不留神,我的黑笔像箭一样飞了出去摔在地上。低头一看,我心爱的黑笔——它像被炮弾炸了似的,面目全非了。我很气愤,笔尖已经叉开变形,像光秃的枯枝一样。圆润的笔筒也多处凹了进去,那几个凹处像一只只眼睛无辜地望着我。我想一定不能用了,于是我一步一步地走近了垃圾桶。
小明见了我说:“为什么不用了,又为什么扔了呢?这笔多好呀,我都没有!”我气愤地说:“不要了,你看都踩成了七零八落的,怎么用呀!”小明说:“外表是坏了,笔芯却没有坏,就比如一本本子, 没了三页就不能用了,你说这本本子是不是浪费呢?那如果,13亿人这样浪费,一年要浪费多少棵树呀!”我说:“没事,我多的是笔!”小明说:“说我帮你修修好吗?”我高兴地说:“好呀,谢谢你。”随后我到了他的座位,他拿出一块抹布小心翼翼地擦拭笔沾上的污渍, 再用胶把破的地方粘上。虽然不大美观,但是还可以用的,不要浪费。
若有人问:“小明,你专心致志补它干什么呢?这种笔我有好几只呢!”他就会说:“有笔你就浪费呀?那笔不是花钱买的吗?真是浪费!″不出一会儿,那支破损的水笔便在小明的妙手下恢复了使用功能,尽管不能完好如初,但也为节约资源贡献了一份力量,积少成千万。
后来,我一直用这只笔写作业,直到笔水用完才把笔套的笔芯 拿出来,扔进垃圾桶,望着这支水笔,我就会想起那个勤俭节约的楷模——小明,为我树立了一个好榜样,给了我深深的印象,他让我知道,笔没水了,笔套留着,笔芯换一根,就可以用了,还让我明白了一种节约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