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咱们班上,那可是“人才济济”呀!“复读机”文慧、“扫地机器人”王炑歌……但咱班的“老中医”最“厉害”!
一次课间休息,我刚准备出去玩,猛然发现:“老中医”位置前整整排了五个人!只见,“老中医”悠哉悠哉地坐在位置上,其中一个同学立马把手腕放在“老中医”的桌子上,“老中医”紧闭双眼,微皱眉毛,把二指按在那同学的手腕上。过了许久,“老中医”睁开双眼,把二指拿开,然后蹦出来一句话:“你今日必有大祸!”那同学明显不太信,摇摇头,走了。
终于轮到我了。我学着其他同学的样子,把手腕放在桌子上。“老中医”又是紧闭双眼,微皱眉毛。只一会儿,“老中医”好奇地睁开眼睛,问:“你咋没有脉搏呢?”我又想笑又想打他,于是说道:“你看看你的手指按在哪儿的?”
他低头望去,只见他的手按在我的大拇指上。于是他干笑两声,然后又紧闭双眼,微皱眉毛。过了一会儿,他睁开眼睛,冲我笑笑,然后说:“你今日必有大福!”
上课了,老师公布上次听写成绩。一听,我是一百分!而那位“必有大祸”的同学错了三个,果然是大祸啊!“老中医”果然名不虚传啊!
这又让我想起了“老中医”曾说过:“如果听写我一百分,每位同学打我屁股一百下!”如今“老中医”就考了一百,那如果没个同学都打他屁股一百下 ,那“老中医”得用他毕生的精力去救治他的屁股了。
教师点评:小作者通过这篇写人文章,将班上一位极具个人特色的同学展现得活灵活现,而有此效果,主要归功于语言和动作描写上的出色表现。首先是用词精妙。“悠哉悠哉”、“蹦出”、“干笑”等词语的运用让人拍手称赞,“老中医问诊”的场景兼具画面感和幽默感,形象生动,风格鲜明,贴切又有趣,着实令人忍俊不禁。其次是选取得当。为了突出人物形象,小作者只选择了课间“问诊”这样一个简单的场景,对话语言也只有寥寥几句。但这一场景简单却罕见——老中医把脉,看的却是“运势”;言语寥寥却典型——“你今日必有大祸!”中透露着自信,“你咋没有脉搏呢?”又显得底气不足。有所取舍让文章免于冗长无味,反而重点突出、描写具体,吸引力十足,人物的个人魅力也在其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彰显。很棒!结尾别具特色,但与前文内容稍显不搭,若还是选择体现“老中医”“神”的事例,会更好地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