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也不知是几点,暗黄色的天空开始缓缓变亮,变白。先是从东方亮起,然后朝四周蔓延开来。树梢上方浅浅的灰色中,仿佛出现了一道霞光,若有若无的金光在空中不断增多。
不一会儿,天空中铺满了淡淡的色调,在最东方泛着鱼肚色,仿佛在宣告黎明的到来。天边的晨曦十分显眼,像是一条一条的锦带。白玉色、奶白色、米黄色融合在了一起,但一丝一丝的纹路却仍然依稀可见,就像是一片无边的锦绣。
不知过了多久,鱼肚色上出现了一点的金色,先是试探性地向白色流去,然后又慢慢融入周边的白色。白色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的金黄色,夹杂着白色。淡淡的金色还在向四周蔓延,只有树梢上还留着些许米黄。
突然,像是在一瞬间天空被撕破了一道口子似的,橘黄色喷涌而出,一下便染了半边天。天边那一条一条的橘黄色晕开了,散发出了耀眼的金光,十分灿烂。不一会儿,橘色也开始向边缘染去,一个红红的,稍微带着一点橙色的圆从一堆橘色中露出了一点儿。很快,橘红色也从这个圆的边缘散发出来,仿佛被撕成了一条一条的,朝着周围的橙色涌去。天空立马渲染上了深浅不一的橙色,就像是油画中的日出,有一种缤纷和谐的美,如诗如画。
终于,那个圆从橙色中完美地露了出来,红红的,就连它的周围也泛着淡淡的红色。金光开始变得柔和,橙色开始慢慢退去,金色又重新涌了上来。天空被彻底分成了两部分,上面是红色,下面只是一片金色,中间有几抹白色在衔接。太阳越升越高,一缕一缕朦朦胧胧的云开始显出颜色来。它们都镶着金光,轻轻地飘在空中。
太阳终于高挂在空中,身上红彤彤的颜色逐渐转为了橙色。大地的一切,仿佛披上了金光,闪闪的。
也不知过了多久,天空逐渐变成了蓝色,悠悠的云儿也变得白白的。窗前,一阵晨风吹过山岗,金色的阳光透过绿荫间的缝隙,落到小路上,成为了斑斑点点。几只黑色的鸟儿展翅飞向了天空,在空中盘旋。小路边,几树杏花被染上了点点金黄。光映照着窗子,屋中玻璃瓶中的一束花也显得格外精神,几本书搭在桌上,摊开的本子上除了墨水,便是金色的阳光。
日出是短暂的,却也是灿烂的。它留给人们的印象是从无边的黑暗中,透出一缕亮光……
教师点评:写“日出”的文章,势必要有观察顺序,小作者首先就把握住了时间推移的经过,利用时间的变化来讲述日出升起的不同画面。同时,小作者的描绘技巧特别棒,日出之前,先营造天空灰暗的状态,与下文的日出形成鲜明的对比。太阳出来后,小作者简直是甩开了膀子写,从日出前天边晨曦的颜色变化到“喷涌而出的橘黄色”,将太阳升起的一系列动词、颜色词像倒豆子一般一股脑地倒了出来,极具渲染力,接着在太阳完全升起后,把视觉场域进一步扩大,延伸到周边的景物。以这样的笔触去描写景物,让物与“我”融为一体,把小作者对日出的喜爱体现得淋漓尽致,也表现出小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不过文中体现时间变化的词汇有些单一,“不知过了多久”这样的表达反复出现更是不利于表达,小作者还需在内容衔接方面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