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疆域辽阔,使各个地区在秋天都拥有别样的风采。
西部的秋如阳光般绚烂。刚读完李娟《我的阿勒泰》,又读到《深秋,千万别和阿勒泰比美》,心中不免充斥对于新疆秋景的向往。在文中,阿勒泰的秋被无限的自然风光装得满满当当。黄透的白桦林,一望无际的草原,在喀纳斯湖的映射下,用“水天一色”形容正恰如其分。在无人机的视角,喀纳斯湖在满是白桦林的高峰间穿行,空中的云雾缭绕在山顶,让眼前的景象显得亦真亦幻。走近看看,从草原的绿过度到白桦林的秋黄,湖面上倒映着白桦林的景象。再往近看,湖中的倒影比起实物,更像是浮上了一层淡淡的薄雾。这“雾”正好,比起实物更加的虚幻,颜色的交融也在湖面的荡漾下显得亲切自然,这饱满却又附和着一些高级灰的画面看上去出自一位高级画师之手,不过它只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加上一点时间的馈赠。
北部的秋如太阳般盛情。曾几次去过北方的城市,却都是春夏之季,未曾真正领略过林语堂笔下“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的秋天。在《走吧,去看看秋天》文中,北部的秋似乎有一种别样的滋味。山野中的柿子树嫩绿的叶子已变金黄,朱砂中带有鹅黄的柿子高高挂在枝头。树枝的褐色、叶子的金黄、柿子的橙色,映在寺庙的黑瓦之上。暖色的前景让略微冷清死沉的黑灰色变得明亮,远处山野的绿清新而不炸眼。我想,若是在北京的老胡同中,偶然在胡同的墙上露出一枝染上红色的绿叶,这好像正预示着秋天的到来,人们微微慢下脚步,享受这个充满丰收与喜悦的季节。
南部的秋天如般温和。就拿深圳来说吧。小学教室走廊旁种着几棵桂花树,每逢秋天的到来,在桂花树硬挺的绿叶中,星星点点地钻出几朵嫩黄色的小花。随着秋意变浓,原先星星点点的小花开始一簇一簇地从叶下拥出,走廊上也因此变得花香四溢。这沁人心脾的香气陪伴了我六年的时光。与北部不同,街边榕树的叶子不减反增,大自然在南部的生命力似乎更加旺盛了,似乎感觉秋天不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而是生命又一次复苏的时光。绿油油的树木与花园里灿烂开放的勒杜鹃让人觉得秋天似乎没有到来,直至在商场中月饼和朋友送的大闸蟹中才找到秋天的味道。似乎只有每天放学的时候看不到深圳的晚霞时,才悄然发觉秋的到来。
秋的绚烂、盛情、温和,构成了独属于中国的秋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