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文学殿堂里的奇葩,它们与原曲一样,千古流芳。诗词作家各展其才,各显千秋,有的豪放如大江东去,有的婉约如小桥流水,有的粗犷如旭日喷薄,有的细腻如风拂杨柳,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诗有形,那是“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轻烟淡月,那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花态草情。诗有味。“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中的梅树清气飘逸,“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竹篱边的菊花幽香浮动。诗有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征伐之声回荡在烟尘滚滚的沙场,“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阵阵鹤鸣洒落于秋日的碧空。诗有色。“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红白相衬,像一幅写意的画,“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绿意葱茏,如一首悠然的歌。
诗为我们拉开了歌咏四季的序幕。爱春花,苏轼漫步江畔,勾勒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优美画境。爱绿水,白居易思绪万千,赞美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旖旎江南。爱烟雨,翁卷轻扣柴门,沉醉于“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乡村四月。爱秋月,月光下刘禹锡发现了“无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秋夜静美。爱冬雪,雪色晶莹闪耀着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独立人格。
诗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诗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诗是意境深远的油画,让人惊叹不已,诗是清凉可口的泉水,让人清甜解渴,诗是新鲜味美的果汁,让人滋心润肺......
向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致词(加油上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