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站在这个窗口了,张望,遐想,沉思。
小时候,也是这样的黄昏,我偎在奶奶身边向远处眺望。可是现在,奶奶已经不在了。远处,夕阳有一半淹没在云海中。层层的云霞中隐隐地透出红光。灰蒙蒙的天空中有一两朵浮云懒懒地游晃着。
近处,是高矮不一的平房,濯濯的屋顶上零星地酒着几点夕阳,瓦楞上的几簇野草也在微风中颤动着。斜对面的一个屋子是空着的,一直没人住。我的耳边似乎有人在娓娓地说着什么,正要仔细听,却又没有了——是奶奶的声音吧。
我低下头来,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条熟悉的、窄小的石子小巷,它静默着,似乎也在沉思。偶尔,有一两个老人迈着级缓的步子轻轻走过。小巷尽头正好有两个身影,是一个步履蹒跚的老奶奶和一个活蹦乱跳的小女孩。我高兴起来,觉得那小女孩便是我!探出头去,那背影却已消失了。
远处的夕阳已躲进云层中。一切都笼上了蒙蒙的灰色。每扇大门都紧闭着,一两个窗口亮着灯光,隐约传来低低的 催眠声。
一个黑乎乎的窗口,正偎依着一只老猫和一只小猫。那老猫抚摸着撒娇的小猫,还“喵喵”地关照着什么,多慈爱,多温柔。我不由羡慕起来——我又想起奶奶来了。
夜幕已经降临。那远远的天空中,正有一两点星光,闪闪烁烁的———切都是那样静谧,我仍不想走,我张望,我遐想,我沉思……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完整,内容丰富,语言生动。作者依照一定的空间顺序对景物做了介绍,营造了空间感,让文章更加清晰地呈现了景物及其特征。文章移步换景,描写全面,读者能够跟随作者的脚步对景物形成了解。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重点突出。作者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风景之中,文章很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