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小巷

六年级 写景 1023字
2023-02-27 18:03:53

一曲别有韵味的江南小调,软糯的唱腔流淌进我的心田;一扇雕镂的花窗,看不尽江南小巷的⻛雨沧桑;一间热气腾腾的糕团铺,勾起了我儿时美好的回忆;一丛香气浓郁的茉莉花,香气弥漫整个小巷……

清晨,⻦儿在瓦檐上醒来了,它们正窃窃私语,似乎在讨论着 一天的计划。⻘石板上传来了早起人的声音,杨柳上的露珠晶莹剔透,不时滴入水中,一缕缕炊烟在粉墙黛瓦上袅袅地飘着,淡淡的晨雾笼 着寂静的小河,笼着沧桑的⻘石板,笼着幽幽的小巷。橹声如来,一 只小舟慢悠悠地从石桥下划过,桨声咿呀,渐渐地远去了它的踪影。

蒙蒙细雨在小巷里淅淅沥沥地下着,雨水滑过了紫藤⻘苔,落在了⻘石板上,雨中烟雾缭绕,屋檐滴答作响,不时滴下水珠。透过雕花窗,一叶小舟咿咿呀呀地从河面驶过,一位步履轻盈的小⻥儿,身着鲜红的旗袍,手撑⻘色油纸伞轻踏石板桥,在和⻛细雨中,她如 花似玉,婀娜多姿。

夕阳下的小巷别有一番情趣,柔和的霞光照在粉墙黛瓦上,给原本单调乏味的瓦片增添了几分色彩。两位老翁一边品着茶香四溢的 碧螺春,一边轻摇手中的折扇,悠然地下棋,几个小猢狲不亦乐乎地玩着一片片水花。此时的小巷中热闹非凡,⻘石板路的两边,琳琅满目的旗袍铺,玲珑精致玉雕铺,精美绝伦的扇铺。小吃也少不了,汤圆 铺浓浓的豆沙汤圆飘香四溢,朱鸿兴的面色香味俱全,十分诱人。大珠小珠落玉盘,阁楼上传来了阵阵琵琶声,杜丽娘正唱着昆曲“牡丹亭”。茶馆里几位老苏州人,品着碧螺春,说着家⻓里短,阵阵茶香弥漫整间茶馆。

悠⻓的小巷里,粉墙黛瓦中,有我家的小院,姥爷躺在躺椅上,轻摇折扇,一面品着茶,一面听着悠扬的评弹。姥姥坐在雕花窗下, 戴着老花镜,哼着昆曲,一针一线地绣着双面绣。我推开一扇老木⻔,可以看到我家那口⻓满⻘苔的古井,井旁是一座漏透瘦皱的太湖石, 旁边立着几根石笋。小小弯弯的石子路,一旁是含苞欲放的茉莉花,一 旁是温婉如玉的栀子花,淡淡的清香弥漫整个小院,花墙边点缀着几 株翠竹,一棵芭蕉。

月光如水,我来到周将军巷,仿佛见到周公瑾羽扇纶巾,白银盔白⻢,翩然归来;月上中天,我来到桃花坞巷,仿佛见到唐伯⻁与文征明, 祝枝山,徐祯卿谈诗作画;皓月当空,我来到七里山塘,仿佛见到白居易乘舟夜游,赞叹美景;残月一钩,我来到千灯古巷,仿佛见到顾炎武蘸墨 挥毫写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小巷是一首朦胧的诗,令人回味无穷;小巷是一幅淡雅水粉画,色彩是那样迷人;小巷是一首优美的江南小曲,唱不尽小巷的⻛雨沧桑。这里就是我的故乡,这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这里有我童年的印痕,童年的记忆……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清晰,取材真实,文笔优美,立意独到,情感饱满。作者依照一定的空间顺序对景物做了介绍,营造了空间感,让文章更加清晰地呈现了景物及其特征。巧妙运用修辞手法,文章的描写惟妙惟肖,非常生动。作者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风景之中,文章很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