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下着绵绵细雨,细密的雨丝,如同无数水晶串成的珠帘,不知不觉,便想起了江南。——题记
恍然烟雨蒙蒙的春季,好像一瞬间,回到了过去。淡墨色的天空与一座座参差不齐的石拱小桥晕染在一起,河水泛着丝丝涟漪,略带浑浊。我愿乘一条小舟,手握一把油纸伞,荡漾在江南乌镇中。
此刻,在烟雨之中的人,更能体会江南独特的魅力。走在鹅卵石铺的小路上,雨滴掉落,“滴答,滴答”仿佛响起了一首古韵乐曲,婉转清脆,犹如珍珠落到了盘子上。雨水不停击打着梧桐树树叶,树叶一晃一晃地,晶莹的水珠顺着叶子滑下来,被雨水清洗的梧桐树枝叶显得更加青翠欲滴,生机勃勃。渔船静静地行行驶在烟雨里,雨水如银丝,细细而密密。平静如镜子的湖水也起了微小的涟漪。整个世界都像隔了一层轻纱,朦朦胧胧,看不请远处的事物。
炊烟袅袅,渔帆点点;小桥流水,古朴人家。江南素影,永镌心上,淡雅幽香的烟雨江南。我看着船桨将水中的一切打碎,晕染开来,再慢慢的融合到一起。江南,在所有时代的卷轴里都是那么的诗情画意,那么丰饶美丽。
手执一柄蒲扇,久坐窗前,沏一杯苦茶。看细雨,霏霏的细雨,随风飘洒,寂静的雨巷,如氤氲般凄婉、迷茫。
偶尔,凉风渐起,将雨携进我的世界:不可否认的是,雨虽冰凉,但其中携风的细雨尤为温柔,像柔情的双手抚在脸上,拂过焦虑,拂过迷茫,拂过温热,留下的是弥漫心底的清醒。静坐在亭子中,湖中的小亭,在迷蒙的雨雾笼罩中,像披上了薄薄的面纱,增加了几分神秘,几分宁静,几分典雅。
江南的美,美在蓝色褂子的长发姑娘,美在古色古香的园林,美在随处可见的花草树木,更美在那绵绵无声的细雨。和风吹绿了柳梢,吹红了桃花,而江南的雨唤醒了春天万物。江南烟雨,别有特色,它不似暴雨,轰轰烈烈;它不像白雪,纯洁无暇;它又不同微风,摸不着,看不见。
坐看柳绿桃红,看莺歌燕舞。不如手握一琵琶,弹奏一古曲。让朴雅的音乐在手指的起落间流淌出来,荡漾在江南水乡中。梦回居在江南,看空中明月,看细雨如丝,看着小桥流水人家。执笔,绘江南。从此,寂寞,或妖娆,与尘俗无染,都别扰,伫立,凝眸,难忘那烟雨江南里那芬芳女子。
烟雨中的江南,迷迷蒙蒙,似诗似画。清风徐来,吹动青烟,绿云自动。桥下的潺潺流水,远处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如丝般的烟雨。勾勒出一幅灵动的水墨之画。江南,到处都是小桥流水,枕河人家,黛瓦粉墙,处处透露着古韵气息。
她就如一位恬静优雅的黑发姑娘,温和,美丽,让人陶醉于美景,流连忘返。天色很暗,云朵如同抹了一层黑墨水,再晕染开了,成了淡雅的灰色。下雨了,一滴一滴的小雨点掉落在地上,雨伞上,屋檐上,万物都湿湿的。
行走在烟雨中,到真有一番诗意。“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夜市买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相似在渔歌。”这诗将江南的风貌描绘得淋漓尽致,显示了江南在这尘世中的典雅。
此时,在烟雨蒙蒙中,景色如诗如画。让人感觉犹如仙境,美不胜收。江南烟雨,烟雨江南,美在雨中,美在水中。
教师点评:文章结构清晰,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情感细腻。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重点突出。巧妙运用修辞手法,文章的描写惟妙惟肖,非常生动。作者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风景之中,文章很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