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印象

六年级 写景 964字
2022-12-08 11:34:34

庐山,位于江西九江市南部,北依长江,东临鄱阳湖。我们趁着放假,慕名去庐山游玩。

还未到庐山,就听见了一个关于庐山的传说。相传修筑长城时,骊山老人为解救民夫,抛开一把红线,却被秦始皇偷得,编成神鞭,把骊山劈成两半,一半赶去填东海,另一半就成了今天的庐山。这个传说,更加增强了庐山的几分神秘感。

导游说:“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数秀峰。”于是,我们就先去秀峰,参观了我国四大书院之一--白鹿洞书院。走出书院,来到了秀峰顶上。坐在缆车上往下看,我才感觉到庐山的险要,但见下面山峦起伏,翠谷幽深,云雾缭绕,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这个道理。

游过秀峰,才算真正到了庐山。一路上,虽然骄阳似火,但青山翠郁,流水淙淙,令人心旷神怡。绕了几个弯,忽然,眼前一亮,一座美丽的湖泊展现在眼前,犹如一位美丽的少女静静地沉睡在那里,四周青山绕水,水中倒映碧螺。听导游说:“从空中俯视,形似提琴,故曰‘如琴湖’。雨后放晴。烟波缥缈,十分醉人。”我感叹真是人间瑶池,真没想到如此之高山也藏着这样美丽的湖泊。

不知不觉,已经入了花径公园。走出花径,来到了天桥,名为天桥,实为两条深深的峡谷。有两块巨大的岩石,立在上面,令人胆战心寒,不敢往下看。只听见“轰轰”的水声,在峡谷中回荡。相传朱元璋靠此天桥之险,躲过元兵的追捕,后被一条神龙相救。之后,神龙化为两块巨石。还真要感谢那条神龙,不然就没有明朝的那段风风雨雨,也没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和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走过天桥,去了锦绣谷。听导游说:“三四月间,山谷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一片锦绣,所以称它为锦绣谷。”我也遗憾未赶上时节。

穿过锦绣谷,我们来到乌龙潭。“哗哗”的流水从我的脚边流过。水质清澈,冰凉透骨。到了水流的尽头,便出现了一个大潭,从湖面上隐隐地透出一股寒气。相传潭里有一条乌龙,乐施好助,逢旱便降甘露,深受百姓崇敬,故得名“乌龙潭”。我真想下去探个究竟,如果真有乌龙,便请它出来为我们百姓造福。

走过乌龙潭,我们去了五老峰。令人惊叹的是,远观五老峰向毛泽东仰卧在那里。五座山峰分别组成了毛主席宽阔的额头、鼻梁、上唇、下唇和下巴,真是大自然的一幅杰作。怪不得庐山有句谚语:“看到了吴老峰,就等于看到了领袖毛泽东。”领袖的风采,巍然磅礴,不禁令人肃然起敬。据说还有一座山峰像列宁的头像,真令人称奇!

莫非是天上的神灵被这两位领袖的伟大感动了,用鬼斧神工造出他们的巨像,让两位领袖浩然长存。

庐山的泉水也与众不同。三叠泉并非飞流直下三千尺,而是蜿蜒曲折。我觉得这种汇聚而成的瀑布更具有魅力:有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一种不怕阻挡的精神。

风景如画的庐山留下我的足迹,更留住了我的心,我爱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