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角枯花

六年级 写景 1462字
2022-05-07 12:27:56

母亲是极爱花的,为此特意在家门前的角落辟了一块空地专门养花,而那门前用篱笆围起来的一亩三分地便是母亲的花园了。

当初第一次见母亲如此爱好养花的模样,其实更多的是讶然,印象里母亲整日忙碌,腰背几乎压的与地面平行。家里拮据,平日里母亲为了省些家里的开支,特意早早趁夜色未散入山拣柴挑水,等炊烟散到屋外,我知晓是该吃早饭的时候了。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家里的每寸土地,都曾印过母亲的脚印,唯独少见她去外面世界的脚步。她似乎习惯了久居家里,或者说至少在她生命的后半辈子很少远出过这三分地里。我劝她不必如此劳累自己,偶尔出去走走或是有些自己的爱好,不是更好吗?她没有回答我,眼里看了看周围,然后轻轻抱了抱我,转身又去忙碌了。后来家里生活稍微好了些,母亲也得以有空下来的些许时间,但她平日里依旧很少出去走走,不过家里却多了些许成员。意识到母亲喜欢花,是门前那被特意犁过的地上种上了移植的百合、长出的田旋花和地黄花的时候,而围着花田周遭的则是小葱、小辣椒等作物。母亲务实惯了,所以很少讲究审美与布局,粗略看上去那所谓的“花园”其实是有些凌乱的。紫的、浅粉、浅绿、红的杂乱排布,不过中心地的那点点白似乎让杂乱无序的花田多了灵气,初初看确实缺失着美感,细细品来却别有一番滋味。

问及母亲原来是爱花的却为何早些时候不养花时,她却答非所问,只不过眼里偶尔看到那角落的花田时会莫名微微一笑。后来在祖母那里才得知原来母亲小时是极爱花的,会在放学间隙特意摘些路边的野花放到装满土的塑料瓶里,然而后来在我出现后她却慢慢不再养花,她眼里多了一个整日里需要照顾的小孩,又如何去再照顾她的花呢?

那日黄昏破幕的浑光拢成了簌簌落落的光束,倒掩了母亲的脸庞上细密而微的皱纹,常日里被炊烟熏烤的皮肤早已过了曾经二八年华时的细腻,发黄的手茧上略微开裂了些,但隐约可见她唇角是挂着淡淡的笑的,此刻她正用手上的纹路轻轻抚着花瓣,昏黄的暮光恍若归给了母亲曾经的光阴,分明能感知她已干枯的身躯发着盈盈的光。这朵“枯”了很久的花,似乎遇到了自己的光,哪怕这光是隔了很久的光年来的,仍是有着温度的,让这常年被生活炙烤的“花”不再敛着,也向阳而生。

自辟了那块田以后,在母亲的生活里除了整日兜兜转转围着孩子与她的丈夫外,心头也多了一块自己的空间。午后暑气微微散了些的时候,她便去那儿浇浇花,停留一会儿。她身上除了常日里浸着的油渍味和烧柴味也多了些许花香味。一位母亲,一生心里曾牵挂着三样东西,那是自己、故土与亲人。少时女孩里的心头染着天真烂漫,她眼里的光是自己的,而后岁月为她带来的是一个整日叨扰她的小家伙,她也不恼,敛起了性子安稳了下来,然而却很少回头看看过去的自己,她眼里的光是孩子的,慢慢地名为家的一亩地成为心头的朱砂,她便更没了自己,家里的杂事里已经够她忙活了,又哪里顾得上自己呢?选择了“家”,便舍去了自己,哪怕往后注定是无我的状态,她也不悔。她内心的那个自己慢慢消褪,淡了红颜,颓了腰背,宛若失去了光泽的枯花,却甘着如此。墙角处是暗无天日的未来,走过那段艰苦的岁月后,她把曾经从上个太阳那里得到的光缓缓呼出,为一个名为家的地方燃起微光。

我时常劝慰母亲多照顾自己,然而当我看到家门篱处那开得正艳的花时,我心头又莫名释然了。母亲又来浇花了,而我却问了个没由来的问题,“妈妈,你后悔吗?”她停住了脚步,眼里印着我的模样,转而看了看花,摇了摇头便向那片花田走去。

没有一朵花不爱阳光和自由,只是当一朵花在开过后,面临着枯着的后半段,有花选择了抱香而死,有花则愿枯着,把自己曾得到的东西哺育这片脚下新的生命,在这过程中,很多花失了自己,还有一种她心里点过朱砂,有过日光,她知道若没有脚下的这片土,又何来的她呢?也再也没有往后的日子,能把一种叫亲情的感情催生,那时的她即使重焕生机,也不幸福……花香缓缓袭来,在那诸多沁人的香里,我却闻到了母亲的味道,是一种淡淡的,浅浅的、释然了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