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味

六年级 写景 960字
2021-08-28 21:13:01

我的故乡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儿时的我大部分时光都与它在一起,现在我虽然因为上学的原因不能常常回去,却总会想起它。

几座山包,山包上偶然裸露出几块石头,上面树木还挺多,几乎全是松树。山下有两条河被山包硬生生的扭成了一条龙,在一个山脚交汇后,便向湘江游去。河北岸就是一片耕地,耕地的上面是排成一字型的人家。村后面是青山,北面靠座山,南方临条河,就是这样的故乡为我这个吃货孕育了诸多美食。

槐树吐绿的时候,正是山上结“茶片”,长“鸡草”的时候。所谓“茶片”,就是春天油茶树上长的肉质厚片,大小不一,有红的,也有白中透红的。不管长什么样,背面的白皮脱落就是它由苦变甜的时候。在寻找“茶片”时,有机会碰到“茶泡”,它出现的概率就比“茶片”少多了,它与“茶片”一样,都是叶片或果实病变后形成的,只是“茶片”的“前生”是叶片罢了。

而“鸡草”则长满了半山。在老屋后是一片果园,果园后是竹林,竹林后就是一片草地,草地上长了许多“鸡草”。想要找到它就要先找它开出的黄花,吃到它也不容易,须用锄头,挖出,洗净扒皮才可以。它的根茎直径约一厘米,甚至更小,放嘴里一嚼,脆生生的,味道与各种果瓜都不同,说不上多好吃,却总有意犹未尽之感。

到了一年里最热的时候,稻草想割掉人鼻子,玉米刚开始灌浆,这时最美的事就是游泳了。河里拧着漩涡,所以我们都是去上边水库放水下来的沟渠游泳。玩够了就折点“小甘蔗”吃,“小甘蔗”长在渠边,差不多一米三四高吧。防盗窗空心钢管般粗,绿色的,有的特甜,快赶上真甘蔗了。旁边菜园子里还有桃树,毛绒绒的桃子挂在枝头上,瞅准,一阵土坷垃飞过,桃刚落下一两个,谁知一个老婆婆从园子里出来,我们立刻躲到篱笆下。“谁家的,桃还没熟啊!……”一串词语从头上飞过。这类事情现在想起来,还是很惭愧的。

秋季,山上也有礼物——“灯榔”,学名金樱子。黄色的皮上面长了一层刺,味道较甜,可是长在荆刺里面,往往刺破手指才能弄到三四个,它的里面也有毛,只不过附在种子上,一定要洗净这些毛方可享用。

秋天的故乡不只有野果,还有树上的“高子”,圆形,颜色跟柿子差不多,只有三四个棒棒糖大小。树很高,很难上去,所以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的辛苦,也只是换来不多的果子!一从树上下来,我们就比一比谁的最大。而最大的往往只有鸭蛋般大小,它的拥有者也将会迎来同伴们的一阵赞叹!

冬天山上能吃的野果子之类的就没有什么了,这时大人们往竹林里去,一回来手里总提着五六个冬笋。他们说,看见地上有个小土包,上面有丝丝缝儿,往下挖就可能会有冬笋,看着那些冬笋,我们只是想着冬笋炒腊肉去了。

这,就是我所热爱的家乡。春夏秋冬都有各种美食,它们带给了我许多快乐,而这份快乐是乡村的孩子们独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