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恋秋的人总是能够安静的。
这个季节,少了春的妩媚多情,缺了夏的热烈妖娆,也不同于冬的内敛深沉,它是含蓄的、清澈的、端庄的、静美的、圆熟而丰满的。只有拥有健康、成熟的心态,涤尽心灵的浊气,才能够真正走近它,这个有着卓然迷人风韵的少妇,有着儒雅潇洒气度的哲人。
月色撩人。多情的蟋蟀在草台前弹奏,勤劳的纺织娘在草丛间忙碌着。呱呱,呱呱一一蛙们在稻香中聒噪着,争相汇报丰收的讯息,彼此起伏。偶尔一两声的蝉鸣,让寂寥的月受到了惊吓一般,轻倾泄出一地的清凉,如素娟铺地,似温玉流淌。“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小悠悠。”月色里,或漫步,或倚栏,沉思,静默,低吟,浅唱,轻啸一一都将成一阕清丽的宋词,婉约千年。
秋叶静美!始终抱守归根的情意,叶们自春到夏,至秋,总是一如既往地摇曳。即使是深秋,也绝不萧瑟。在芳菲退尽的时候,它们必是以最优美的姿势,轻轻飘落,化成翩跹的彩蝶,成就秋的绚烂。多少时候,喜欢在秋天的黄昏,寻一长椅独坐,仰望高天,看流云飘过,看倦鸟归林,看温和的秋阳斜斜射向铺满落叶的小径,那是一份来自灵魂深处的安宁,留下一份恬静和淡泊。
秋水无痕。也许是盈盈秋水占尽风光,古人总喜爱以之比拟女子,剪曈秋波,秋水伊人……《诗经》中那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曾让多少儿郎魂牵梦萦!喜欢水的,不知能否苟同这个观点一一看水,夏需近海,秋则宜湖,尤以烟波浩渺、长天落霞之际为最。极喜爱这几句“绿杨堤畔蓼花洲,可爱西山秀。烟水茫茫晚凉后。捕鱼舟,冲开万倾玻璃皱。乱云不收,残霞妆就。一片洞庭秋。”此情此景,如诗如画,恰似天上人间。得闲时必定泛舟湖上,方得对得起如此锦绣江山。
风华绝代的是秋阳。
晨曦微露时,薄雾已经缭绕。林间的鸟次第鸣叫起来,嘹亮、清越。早起晨练的人们可以看得到叶尖的 露珠悄悄滑落,草坪上的水雾随着秋阳的冉冉升起,渐渐隐去。一切是那么安详、宁静。
阳光多了份温柔,秋风吹过,亦没有了夏日的浮躁,的确是天高云淡、神清气爽。此时,最适宜的是去花圃、去果园、去农田。
秋花依旧灿烂,却不是那种浓烈妖冶,红的,黄的,紫的,蓝的……除了各色的菊,还有更多的花,叫不上名儿的,不管看不看,就在那里,静静绽放。飘着香气的却不都是这个些花,也有那累累的树枝。小灯笼似的柿子,红彤彤的苹果,金黄色的梨子……一个个缀满枝头,挤挤挨挨,你争我嚷,宣示秋天的丰盈。有兴致的,我到农田边走一圈,和乡邻一道扯一扯家常,顺便摘几朵“吐丝”的棉花,摸上一摸软软棉棉的;嗅一嗅,闻得到太阳的味道,像极了冬日新晒的棉被。逢上收割的时候,满身满脸,每个毛孔都会渗进来那清香的、淡淡的稻草香。选个无人的角落,躺在稻草上,眯上眼,就可以重温童年的梦,甚至可以打几个滚儿,捉两三只已经不够威风的蚂蚱,编一个蝈蝈儿笼……
如此秋色,得与自然相拥,一颗心如何不的宁静?又如何能不沉淀?愿此生,与秋,长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