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那五彩缤纷的天空像被谁不小心碰倒了墨水瓶,顿时,天被浓浓地涂上了一层墨水。过了一会儿,天上的黑云慢慢的散开,一轮细眉弯月好似一朵洁白无瑕的栀子花绽放在墨色的夜空中,月下的琵琶,纤纤玉指弹出专属月亮的音旋。月光慢慢透彻过来,洒向大地,一切仿佛披上了银纱,一阵微风吹过,树叶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伴随着月光颤动着闪闪烁烁。
“蓝天静静升明月,大地依依共婵娟。”月,自古便是诗人们遥寄愁绪的对象。从唐代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再到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些诗句无不体现出,诗人对月的喜爱和其中特别的情感。
对于古人对月的看法我深信不疑。我觉得,月亮是清灵的。她不爱炫耀,也不喜妖娆,朴实无华。她不像太阳般红火,却似蜡烛的温暖,她看起来是极其清秀的,像一位妙龄少女。
月更是柔美的,她像是大地的伴侣,在深夜中含情脉脉地看着大地。每当地上的人们夸赞它时,她便会用云儿遮住清秀的脸庞,犹如一位害羞的仙女,不愿让人看到她。美丽又不妖娆,朴实又不失端庄。瞧,月亮升上来了,像是刚刚脱水而出的玉轮冰盘,不染纤尘。月亮渐渐升高,她身着淡黄色的纱衣,娴静而安详,温柔而大方,她那银盘似的脸,透过柳梢留下温和的笑容。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每当明亮而洁净的月亮,悬挂在天空中的总是那样温柔淡然地散发着光芒,众星环绕。总是为人们带来无限的感想,使人思绪万千。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虽然我不是第一个见到月亮的人,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月亮一定是清灵的,也是柔美而不妖娆的,“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啊,月亮!你是一条淙淙的溪流,时时刻刻为人们送去情感的活水;你是历代文人溺爱的孩子,使他们的文字千百年来一直年轻、灿烂。你伴随人类走过漫长的岁月,沧海桑田,高山平地。你丰富的阅历,你饱含风霜之美,使世人永远有如面对得到的高僧一一可望而不可及。你的纯洁、永恒、神秘永远得宠于时空的长河,赢得世人无限的眷恋与赞美。
教师点评:这篇作文描写了美丽的月亮及文人对月亮的情感赞美。语言通俗流畅,用词贴切生动,语句间的思维跳跃自然不突兀。作者通过运用描写的手法,将月亮的形态、性格和情感都描绘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夜色静谧、月光如水的场景之中。作者还引用了大量诗句,借助这些诗句来变现==表现作者的情感,表达出作者对月亮的喜爱和赞美。但也建议适当删除诗句,有些阐述不必引用诗句,过多使用会显得有些冗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