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江南

六年级 写景 1265字
2020-12-11 19:47:11

养一颗万古诗心,听一曲江南古韵,探一番江南风景,觅一卷江南诗情。

心中的江南,脉脉柔婉、秀美画意、诗情盎然。江南,江南,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骚客曾为你的倾城美貌咏叹!

江南,江南,你那沧桑古朴的石桥、优雅淡定的青瓷砖瓦上,究竟镌刻了几许往事?

江南啊,天然的地理位置赐予了你清纯灵秀的美貌,绵延曲折的历史赋予了你丰富的文化底蕴。千百年来,文人骚客曾为你挥洒了多少缠绵凄婉、忧国忧民的情思。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清澄灵澈的河水是你多情的双眸,那繁复曲折的河道,灵转绵延。总有那么一两叶轻舟,悠然地驶过。江南水乡,这是很多文人骚客初到江南的第一印象。一个“枕”字,形象巧妙的点出了间间古屋皆邻河的如画意境。一间间青黛砖瓦、沧桑古朴的老屋安详地“枕”河而“卧”,斑驳凹凸的石壁宛如在静静地诉说着一段风雨飘摇的悠远历史,宁静和谐,古屋因水的点缀而更显得空灵、绰约、温婉。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这是许多游人的肺腑之言。小桥之多并非无凭无据,穿过一条小巷,眼前便豁然开朗,你的风貌如一卷轴画在眼前徐徐展开——一座座年代久远的石桥如初月出云一般娴静优雅地拱在粼粼的池水上,造型不一,风姿迥异,全无木桥茕茕的寂寞之感。一座座石桥交相叠加,与周围景物完美交融,宛若一幅和谐的水墨画,让人心绪恬淡悠闲。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独步河畔,翘首眺望,一条条乌篷船默默的在天地间缓缓穿行,引人浮想联翩——撑船的也许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脸上透着安定从容的睿志,缓缓的撑着橹,桨落水溅,如同黝黑乌篷,沉稳淡然。在雨季乘船而游,倚窗而望,这是最诗意的一种体验。船儿悠悠划荡,隔水相望,于是碧波湖水、涟漪朵朵、远处拱桥尽收眼底,还有掩映在吃朦胧烟雨里忽隐忽现的粉黛青瓦、镂花窗棂、亭台楼阁、几点落红。街道上一把把隐约若现的油纸伞,映入眼帘。耳畔萦绕之声,或有水滴溅落,或有行人足音,与轻柔深情的雨声交汇成一曲江南丝竹,轻灵动人。恍惚中纷纷细雨迷蒙江南,催人入眠。

然而,江南,我对你的喜爱并不局限于你的灵秀婉约,更因为你的诗情韵事

江南诗情自古有。从秦的《楚人歌》开始到诗词兴盛的唐宋时期,前来造访的文人骚客络绎不绝,有诗词为证。

白居易的《亿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短短不到三十个字,抒发了乐天对你的喜爱与热切赞颂,以及即将惜别的依依留恋;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字写出了你初春时翠绿迷人的景象。诗人眺望已久,不觉新春已至,皓月初上。此情此景触动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于是作者借你的春景抒发自己浓郁的思乡之情;

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则别有一番忧国忧民、凄凉惨黯的落魄景象。千古佳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正式借你的美好景象与作者此时的人生落魄和国运之衰微作比较。今日相逢,江南美景依旧,只是人生和国家的盛时不再。

看不尽江南美景,道不尽江南诗韵。啊!江南,江南,你究竟只是一个空灵而隔绝尘世的梦,还是真真实实的存在?今生与你邂逅,仿佛红尘的一切名利、喧嚣、恩怨,皆为可抛。来不及“梦里不知身是客”,就醉了,醉在一泓幽幽碧波里。

江南,江南,这就是我心中的江南,一个古意盎然、充满诗情画意的梦里水乡,一块盛产才子佳人的净士。澄净河水依旧脉脉流动,一座座石桥依旧安静地拱立河岸,乌篷船依旧在天间缓缓穿行。而那些幽思穿越了千年,仍未散尽,诗韵内涵,随着年代的久远愈发深厚,秀美灵婉的景致,深深镌刻记忆中……

江南啊,江南,我心中的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