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初至时,总爱独往荷塘。昔日粉白的荷花早已凋零,翠绿的荷叶也褪去了生机,只余满池残荷在风中瑟缩。雨丝斜斜落下,敲打在枯黄蜷曲的叶面上,发出清越又寂寥的声响,宛如一首写给时光的挽歌,却在萧瑟中藏着不为人知的诗意与坚韧。
幼时读李商隐“留得枯荷听雨声”,只觉画面清冷孤寂。那时偏爱盛夏荷塘,田田荷叶如翠绿的裙裾铺满水面,粉荷垂露,暗香浮动,蜻蜓点水,蛙鸣阵阵,满是热闹鲜活的生机。而残荷于我,不过是繁华落尽后的苍凉,带着衰败的意味,令人心生惋惜。
后来经历过几场人生风雨,再临荷塘,方知残荷听雨的妙处。雨珠顺着残破的叶脉滚落,有的坠入水中,漾起细小的涟漪;有的悬在叶尖,将坠未坠,似凝结的叹息。每一滴雨与残荷的碰撞,都像是一次深情的对话,诉说着生命从盛放走向凋零的历程。
残荷没有了娇艳的花朵与鲜绿的叶片,却以另一种姿态展现生命的力量。它的茎干虽已弯曲,却依然倔强地挺立在水中,仿佛在对抗着风雨的侵袭。那些残破的荷叶,虽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却有着岁月雕刻的纹理,每一道褶皱都写满故事。它们不再是供人观赏的美景,却成为了生命韧性的象征。
雨中的残荷,让我想起那些历经沧桑却依然坚守本心的人。他们或许不再年轻,不再拥有光鲜亮丽的外表,却在岁月的磨砺中沉淀出独特的气质与智慧。就像陶渊明,远离官场的喧嚣,在田园中守着一方天地,虽生活清贫,却活出了自在与洒脱;又如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却始终以豁达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留下无数千古绝唱。
雨渐渐停歇,残荷上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微光,宛如撒落人间的星辰。此时的荷塘,静谧而安详,残荷以沉默的姿态,诠释着生命的另一种圆满。它让我懂得,凋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另一种开始;残缺之中,亦蕴含着独特的美与力量。
人生亦如残荷,有过盛放的绚烂,也会经历凋零的寂寥。重要的是,在风雨中保持内心的坚韧,在残缺中发现生命的诗意。当我们学会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起落,或许就能在残荷听雨的时刻,听见生命最本真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