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本没有那么重要

六年级 说明文 776字
2021-06-03 17:38:51

汉代诗人王充在《论衡·率性篇》中说:“譬犹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剐赤。”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环境于我们而言的重要。然而我却觉得,这句话是片面的。我认为,环境影响性格,性格却不完全由环境决定,环境,本身没有那么重要。

那么,什么情况下环境会影响性格呢?答案是,当人的意志不强大、不坚定时,我们的思想便会如同一根草茎,随着环境的变化忽左忽右。孟母三迁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年幼的孟子在不同的环境中的表现相差甚远,这是因为当时孟子尚且年幼,并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完整的价值体系和人生观念,更不用谈坚定自己思想的意志。因此,环境对年幼的孟子来说至关重要,可以说,若没有孟子母亲的高瞻远瞩,中华文化的历史上便很可能失去了孟子这颗璀璨的明星。

很多人也正是因为孟母三迁的故事,大肆吹嘘“环境造就性格”,然而大家却忘了,这个故事的主角,只是一个几岁的孩子。当我们把目光聚集到有独立思想的成年人身上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观点便不攻自破。

当人们随着成长逐渐探索、打磨出属于自己的一套价值理念时,环境便很难影响我们的思想了。北宋著名哲学家周敦颐曾在《爱莲说》这样描写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话既描写出荷花本态,更是阐明了作者本身力求在污浊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高洁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于他而言,环境是黑是白,都不能影响他的本性。

我们身边也充满了各种与环境格格不入的人。嘈杂的闹市中常有人心平气和的读书;寂静安详的咖啡馆中常有人吵闹喧哗……可见,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在很多时候,我们就像荷花很难改变池水一样,很难以个人的力量改变环境,也很难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性格、匹配自己思想的环境。因此,保持初心的关键,不是寻找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而是逐渐修炼自己的意志,坚持自己的主见,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任世事变化,依然守住自己最初的梦想,永远不会被外界环境所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