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我的家乡中,春节也有一些风俗习惯。
春节,就是每年中的第一天,家乡人称:“大年初一”。这一天有着“开门爆竹”一说。意思是新的一年来到之时,家家户户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让人们感受到欢愉和吉利。
春节,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日子,也就是除夕--过年。腊月三十,除夕吃年夜饭,家家餐桌上都少不了几道菜,一道鱼,鱼与余同音,年年有“余”,图个吉祥,图个喜庆;一道煮饺子,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为驱邪恶、求吉利,饺子要煮得多,必须剩一些,意思是年年有余。一旦饺子煮烂了,可不能说“烂了”,要说挣了,挣了和赚了的意思相同。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两碗,意思是希望人丁兴旺。吃饺子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春节的饺子里多包有硬币,枣子,栗子等。吃到枣子,寓意着新的一年能早起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寓意着在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多努力;吃到花生米,就会长命百岁;吃到硬币,就能发大财。不管谁吃到其中的哪一种,大家都衷心地祝贺。如果小孩吃到了硬币,家长更是十分高兴,认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励以外,还要赏钱,以示祝贺。
拜年,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它是春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晚辈向长辈拜年时,说一些“长寿”“平安”的祝福语,主人也向客人问好回贺。小孩子拜年也会获得一份“压岁钱”。
这就是我家乡中不算太独特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