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手里拿着在学校做的月饼,这不禁让我想起奶奶亲手做的“土月饼。”
从我懵懵懂懂到即将步入初中,这么多年来我最喜欢的仍旧是奶奶做的土月饼。
月色朦胧,夜空绰约,曲径花影,斑驳思念。水波粼粼汇聚着轻舞飞飏,丝竹声声融入了月华之韵。簌簌的水声轻轻响起,拍打着夜的阴凉,渐浓了秋的萧瑟。每逢这时,我们都会吃月饼。那时候我吃的月饼没有很多的图案,但是吃起来比任何味道都香,当只剩下一点油的时候,我们几个兄弟姐妹都抢来抢去,到头来谁也得不到。
奶奶制作月饼的方法,早已深刻的烙在我的脑海里。奶奶总是娴熟地把米粉倒在锅里用小火炒好,然后按一定比例掺进点油和水,在慢慢揉搓成长条, 想做馒头一样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用擀面杖擀成圆圆的饼,在把准备好的豆沙,碎花生、核桃仁、桂花干、白糖等材料充分的裹进去。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好想咬上一口。这时候奶奶便会笑容满面的叫我贪吃鬼。
我们小孩子在做月饼的时候最喜欢在一边打模了。月饼模子是木质的。有五个凹下去的图案,大多都是一些花或者福字。边上有一齿圈花边。我们洗净双手,小心的往面粉模子里放面,边放边压,等到月饼模子做出来以后,会有“笑”和“赞”字,但“笑”颇多一点。
等到月饼做出来后,奶奶却一口不尝,笑着往我们手里塞,站在一旁笑盈盈的叮嘱我们多吃一点。一口轻轻咬下,满嘴的桂花香,合着豆沙的甜润,在加上薄荷的清凉,就连晚上睡觉时,仿佛都会进入“落霞与孤雾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境界。
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更高了,月饼也不再稀罕了,而奶奶的土月饼永远在我心中!这就是我心中最珍贵的美食,皮是情,馅是爱,每尝一口,都让我的生活更美好。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取材真实,语言生动,立意独到,情感真切。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章标题新颖,文中分享的故事也十分有趣,很能吸引读者的注意。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